下课了,女孩刚走下楼,衣服上突然的被吐了一口痰,她气恼的来办公室找我,一只手掂着衣服,跺着脚喊:“老师,你看,你看哟,我的衣服被x×吐的,烦死人了”。看着小女孩眯着眼向我撒娇,我乐了,慌忙抓起一些纸递给她,笑着说:“估计别人也不是故意的,赶紧擦擦吧,一会我说他。”
她接过纸,擦净了衣服。
女孩还很生气呀,一般女孩子都很爱干净,可更让女孩生气的是,吐她的男孩不仅不给她道歉,更不承认,是他吐的。
女孩委屈极了,眼睛都哭红了,不依不饶,她认定男孩是故意的。
男孩子嘛,本来就淘气。所以就故意气她。
我进了班,闹嚷嚷的班里,突然安静下来。男孩若无其事的写着作业。我不动声色的环视了班级一遍,心里暗暗想着处理这件事的决策。这男孩喜欢较真,肯定是女孩有得罪她的地方,不然不会出此下策。男孩的性格也比较倔强,强劲上来,老师的处理不让他心服口服,他肯定不会向女孩道歉的。
“咱班哪位同学向别人吐口水了,自己要勇敢承认哦"我瞟了一眼男孩说。
"老师不说是谁,自己能站起来最好"。
男孩极不情愿的站起来,小声的说:"是我"。
我看男孩有主动承认错误的勇气,首先表扬了他,这样做才对吗。
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做吗?
男孩主动说了做此恶做剧的原因,果然没出我所料。因为女孩是他的组长,自习课上,女孩竟让他纸上留名了。他的理由是,别人也有违反纪律的,可偏偏只记了他,这点让男孩纠结了,不服气呀,所以吗,就有了此等报复心理,偷偷往女孩衣服上吐了一口痰。
男孩脸红脖子粗的陈述着,可以看得出,压抑着内心的愤愤,吐了也不解气似的。
我知道这个男孩喜欢读书,更崇拜大诗人苏轼。
我说,咱是读书人,饱读诗书的人都是胸怀坦荡,海纳百川之人。为了这点小事,丢了咱的身份,不值啊。
再说了,苏轼遭遇乌台诗案,比你冤多了吧,人家不照样释然了吗。
只有胸怀宽广的人,才能成大事啊。
你的组长本来也是好心啊,提醒你要自觉学习,你以怨报德,这太不应该了吧。
来,来,听为师给你们讲个故事:
苍茫的河岸边,一条待开的船上,载满了急切切到对岸的乘客,船家解了缆绳,小船悠悠离开了岸,行至五六米远,岸上突然来了一位武夫,呼唤船家掉头来载他。船上乘客不乐意,船家便劝慰岸上的人:“客官,你等下一趟吧。”武夫大为不悦。这时,乘客中有一位出家人说:“船离岸不远,船家不如行个方便,掉头载他一程吧。" 船家听了这位师父的话,重新调转船头,载了这位乘客,这位武夫方得上了船来。上了船的武夫,发现旁边端坐着一位出家人,上去就给了他一鞭:“和尚,滚一边去,我来坐。”一鞭子下去,师父脸上顿时流下了鲜血,一船人都为老师父愤愤不平,而老师父并未恼怒,而是一边止住了血,一边默默地让出了座位。船上一时议论纷纷,这位武夫方知打错了人。下了船,老师父平静地在河边清洗污血,那位武夫也下得船来,悔恨的跪于老师父面前,请求宽恕自己的言行。
老师父用自己的善良,唤醒了武夫内心的善良。
当别人觉得老师父可怜时,老师父的一席话不知警醒了多少人:"我并不可怜,可怜的是这位施主,他心里不知有多焦躁,才会挥起手中的鞭子。”
是啊,老师父在施舍给武夫座位的时候,多想把自己心中的清凉一并给了他。
显然,这位武夫是在以怨报德。幸亏,他遇到的是有海量胸怀的老师父。才醒悟自己的言行有多么不堪。
当我们挥拳向别人的时候,当我们有报复别人的心理时,是怎样的气急败坏,歇斯底里,面目可憎。这个时候,心中的清凉是多么重要。
况且我们在报复别人的时候,也没有得到心里的平衡呢。
诚然,真正可怜之人,不是被报复者,而是报复者本人,因为他丢失了内心的清凉啊。
我们是否能牵起朋友的手,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永葆内心的清凉?
周敦颐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要说报复的最高境界,当属莲花了,立足那么污浊的环境中,却义无反顾地用完美报复着丑陋,这样的报复才是我们要学习的。
同学们若有所思的点头……男孩也诚恳的向女孩道了歉。显然,在这样的故事里,同学们找到了永葆内心清凉的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