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类人,他们热情好客,他们尊卑有礼。在单位是工作模范,不断的承受着领导的重压。在家里是更是劳模,父母、爱人、孩子、亲属,所有人他都要照顾好。身边的朋友一有事就会想到他,就会找他帮忙。
他们什么都想做好,到头来却发现,好多东西都是假象,他们越想面面俱到,就越千疮百孔。一旦具备了条件,一件小事就会令其崩溃,就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究其根本,外在的原因是不懂得拒绝,内在的原因是不够爱自己。
我的好朋友阿果,是位高三孩子的妈妈,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周之前她焦急的给我打电话说,孩子说啥也不学习了。关键是她不知道原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直乖乖女的孩子怎么说不听话就不听话了。
阿果是我有十多年的好朋友,在我的印象中,她非常和蔼可亲,同时又具有东北女人的豪爽仗义。她非常能干,年年是单位的业务标兵。她用她自己柔弱的肩膀分担着身边所有人的事。
她告诉我,从2014年到今年,她瘦了20多斤。经过检查,她的身体多处出现炎症,爱人在外地工作,接送孩子、早起做饭由她完成;单位实行新的绩效考评,每月都有扣款,收入降低了;一位同学借了6万元钱后无故失踪了。
就是这样,她都没有放弃身边的这些人,这些事。都自己一个人默默承担。如果这次不是孩子出现逆反,她维护多年的和谐的局面,失去了平衡,她可能依旧任劳任怨的去做她认为应该做的事。
听着她的诉说,从她的语气中,我强烈感受到了她的焦虑和不安。因为,女儿是她最在乎的人。不到万不得已,她不会轻易求助。
这样一个温润如玉的女子,这样一个时常压抑自己的女子,如何来帮她度过难关?
面对她的无助,我选择倾听她的感受。听她把孩子及身边发生的所有的事讲了一遍。从理性的角度帮她分析了青春期孩子的种种表现,告诉她孩子的行为是正常的。再从感性的角度跟她分享:其实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
我建议她要重新了解自己,重新认识自己。对照她的所作所为,让她改变自己的行为与情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越想照顾到所有人,就越会有照顾不周的地方。适当的拒绝别人的请求,让自己过得轻松一点。
最最重要的建议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想做什么,就让她做。孩子希望你做什么,你就去做。
无条件的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父母都会跟孩子讲条件。我伺候你起居,给你做好吃的,你就得好好学习。我养了你这么大,你就得听我话。我每天工作这么累回家了想说几句,你就得听我唠叨。
就在刚刚,我又接到了阿果的电话,她很开心的跟我说,孩子好了。已经一个月没摸书本的孩子,昨天晚上破天荒的学到了晚上1点。
原来,这一周,她接受了我的建议,为孩子在学校旁边租了一个房子,这样孩子每天可以多睡一会儿。自己做了九数解读,了解了自己的特质、天赋、沟通模式和努力的方向。拒绝了一些平时不敢拒绝的人和事。和孩子坦诚的聊了内心的感受。
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当大人做出改变,孩子一定能够接收得到。阿果是位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这与她童年的经历与原生家庭的教育、环境相关。实则,是强烈的自卑心理和缺乏爱导致的。希望通过自己对他人的好来换回别人对她的关心和爱。
这种类型的人,内心比较敏感,不像外表那样坚强。多为抑郁质,容易多愁善感。但大多把感受放在心里,不愿或不善于与人交流内心的感受。
近日,演员乔任梁的经历被人们一再的拿出来说事,崔永元、张国荣等人也被大家又重新提起。如何在多元的社会、高压的状态下释放自己的情绪与压力,是阿果及和她一样的很多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转化情绪,对抗抑郁小妙招:
1、聚焦
2、爱要说出来
3、做喜欢的事
4、给自己找个老师
5、没有攀比,没有烦恼
6、懂得选择,学会放弃
7、换个正能量的圈子
幸福不是拥有的多,而是抱怨的少。
别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自己最爱的人。
强大自己,爱自己,别让自己千疮百孔。
面面俱到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可是世上有几个人能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