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1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和服务管理,坚持“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要求,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关爱服务,落实平台企业责任和属地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日常管理服务,建好“归属港湾”,让其心有所属。流动党员因工作生活地域变动,与党组织联系松散,归属感减弱。唯有把流动党员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方能让其在流动中坚守信仰。各级党组织要建立精准信息台账,借助大数据与信息化技术,构建涵盖流动党员基本信息、流动轨迹、职业专长等多维度的数据库,动态掌握流动党员外出流动情况。要深入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亮身份、亮行动“双找双亮”行动,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联系帮扶机制,与流动党员本人、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之间实行双向联系、双方共管,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参与流入地社会治理、文明创建等事务,实现从“流入”变“融入”,确保“风筝”不断线。
加强教育培训,铺就“成长阶梯”,使其能有所长。流动党员长期身居外地,容易出现理论漏学、思想掉队、能力危机等问题。及时为流动党员“补钙壮骨、充电蓄能”的任务不容忽视,必须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学习教育就跟进到哪里。各级党组织要聚焦流动党员文化程度、职业等特点,分类设计学习内容,通过邮寄“学习大礼包”等方式,让流动党员拓宽视野、提升技能。要用好线上资源,根据流动性大、分散性广等特点,开展线上主题党日、党课直播、党员交流研讨等活动,保证流动党员及时参与组织生活,淬炼党性修养。要积极对接流入地党组织,安排流动党员参与属地课程培训、参观见学等活动,定期举办线上交流论坛,开展流动党员工作经验互比互练大比拼,示范引导流动党员比学赶超、创先争优,推动流动党员学以致用、提升能力,为党的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加强表彰激励,搭建“荣誉舞台”,促其业有所成。一名流动党员就是一股流动的红色力量,只有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激发流动党员干事创业的活力与激情,才能真正实现流动党员有为有位。各级党组织要搭建交流平台,鼓励党员分享成长经历,在互学互鉴中汇聚携手奋进的磅礴合力,铺就志有所成的康庄大道。要坚持正向激励,设立流动党员突出贡献奖,从工作业绩、社会影响等多维度评先评优,在流入地和流出地同步宣传表彰成果、报道先进事迹,增强流动党员荣誉感。要广开言路,在流入地党组织和社区重大决策、项目建设中,开辟流动党员意见建议通道,选拔优秀党员参与重点工作,激发流动党员责任感、使命感,彰显流动党员风采,让党徽在每一个流动党员身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