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第21天
7月26,周五,晴。27一35度。
主要事项:写发言稿+去婆婆家吃饭
1
上午不到9点,忙活完卫生,看到手机上有两个未接来电。打回去问,是锡强打来的,他说,校长有事要找我,让我去学校趟。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校长找我,他自己不打电话吗?我在我女儿家,过不去。”
他说:“那你自己打电话跟校长说一声。”
给校长打电话,电话无法接通。每到暑假这些时候,校长的电话总是打不通的,招生压力,怕这个找那个找的。于是发了条微信消息:校长,您找我?
不一会儿,校长打回电话来,说是明天上午在学校有个小作家基地挂牌仪式,他要在会上致欢迎词,让我写个发言稿。我答应下来。校长把明天到场的人员、主要流程以及大体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跟我说了说。
我说:“好的,上午在外面有事,下午回家写。”
2
今天女儿回家的早,她去市民中心开完会,没再回单位。宝姥爷拉着我和两个孩子回家的时候,女儿也回来了。她给孩子们买了好多东西,还买了冷面、毛肚等,中午,午饭又省事了。
大热天的,真是越来越不喜欢做饭了。天天顿顿不知做啥好,很为难人。有句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咱也不是巧妇,每天面对黄瓜土豆扁豆西红柿这几样,我着实做不出什么花样。不过,大宝和小宝爱吃西红柿拌糖,而且最喜欢争着抢着喝西红柿盘子里的糖水。
3
晚上是去婆婆家吃的饭。说是今天过六月二十四。是迎接"秃尾巴老李”回家。但是不同的村子,迎接秃尾巴老李回家的日子也不同。有过六月十三的的,有过六月下九的,也有过六月二十三、六月二十四的。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是这样的:
据传很早以前,龙山下的大村有一李姓人家其妻王氏在河边浣衣而怀孕,生下一小黑龙,因父亲的闪失而被削去尾巴,小黑龙痛极,一爪抓出山顶的“天井”,后又远飞黑龙江(据传,原名为“白龙江”)战胜行灾作恶的大白龙,为民除害兴利,人们亲切地把这条黑龙称为“没尾巴老李”,为了纪念他,人们就把这条江的名字改成了“黑龙江”。老李因镇守黑龙江公事在身,平常无暇回家探望,却定会在每年六月十三回家给母亲上坟。由于时间紧迫,来回都是电闪雷鸣、急风疾雨……直到今天,每逢这一天下大雨刮大风,人们还会说:“秃尾巴老李回家给老娘上坟来了!”
我是先领着大宝小宝到婆婆家的,女儿、女婿下班直接过去。
我过去的时候,大妹(老公的妹妹)还在厨房里忙活,虾、鱼、炸肉、青菜等弄了一大桌子。因为这样的家庭聚会,一聚就是15口人。
4
傍晚的时候,我把发言稿发给校长,校长看了之后让我修改。一是原来有两位作家来我们学校,现在变成了一位。二是,又加上一些文友也来,要在稿子当中有所体现。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我们校园文化的一些做法与小作家基地落户关联起来。 校长说,教体局这次来参加会议的是一位副局长,所以这次会议规格比较高。
为了静心来改这个稿子,我一直等到晚上十点以后,孩子们睡着了才开始改。改到令我自己满意为止的时候,时间也将近12点了。说实话,写这种需要稿子,远没有写我的小随笔来得容易。太耗费我的脑细胞了。
(第二天早上,收到校长三个大拇指,这是后话。)
今日感悟:
1.陪孩子这事,不想做任何事的时候,怎么也行,一旦要干点儿活,就感觉带孩子真心不容易了。就像今天,初稿是孩子们午睡时我写的。修改稿又是孩子们晚上睡下后写的。其它时间,两个孩子闹哄哄的,不是开心得哈哈大笑,就是这个惹那个哭一场,我根本集中不了精力来写东西。
2.真心感谢每一次家庭聚会时婆婆和大妹的付出。这么多年,我享受着客人的待遇,干活是她们的事,吃饭才是我的事。有时,顶多我进厨房帮她们打个下手,就是吃完饭,我过去刷碗的时候,大妹也不用我。唯有感恩,在别的方面多付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