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吃荠菜了吗?

荠花榆荚深村里,一道春风为我来

晚饭时老妈说今天吃饼子,用她自己在小菜园种的荠菜和韭菜做馅,特别新鲜。我一边吃饼子一边看电视上的美食节目,没想到大厨今天也做荠菜吃。我深知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一查日历,果然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雨水。

上了一天课头脑不太清醒,竟然忘了我们这里有雨水时节吃荠菜的习俗,学习使我消瘦啊。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2个节气,标志着春回大地,“贵如油”的春雨淅淅沥沥,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重要。

不过我家在北方地区,虽然江南已经有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气息,但是我们这里尚未走出冬天的范畴,气温依然较低。

冷归冷,传统习俗还是要继承,门前院角种着青菜野菜的直接摘几把,家里没有种的就会去田间地头找一找,这几天的荠菜正是最鲜嫩的时候,味道比起人工栽培的青菜也丝毫不差。

吃荠菜的习俗从何时开始的,我并没有细查,因为中途被更有趣的食物吸引走了目光。

公众号『明安学姐的佛系日常』

比如当年的文科高考状元白居易,活得胖乎乎的,兴致来了的时候会“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的这位,就是荠菜的发烧友。每年的春天白居易都会品尝荠菜,说不定还乘着酒意微醺,写一两首关于荠菜的情趣小品,有诗为证:

溪中早春

唐 白居易

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

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

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

写了一首,白居易似乎还不过瘾,于是以春风为题又赋诗一首,以表达他对荠菜的喜爱: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论起饮食情趣,怎么能少得了我们的“老饕”苏东坡呢,而且比起优哉游哉的白居易,苏东坡更喜欢亲手上灶研发烹制,有诗为证:

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宋 苏轼

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齑倒旧罂。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苏轼大大的要求还挺高,一定要是野生的荠菜,采摘之后迫不及待地跑到人家僧人的厨房里,强行借用和尚的灶台煮一锅荠菜羹。他对荠菜的评价是: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

苏轼还发明了一道“东坡羹”,用荠菜、萝卜和粳米一起煮粥,到了南宋之时,这道东坡羹把另一位大诗人陆游迷得七荤八素,有诗为证:

荠糁芳甘妙绝伦,啜来恍然在峨岷。

纯羹下豉知难敌,牛乳拌酥亦未珍。

一把米,一把荠菜,熬成一锅蔬菜粥,味道竟然如此甘妙绝伦,比牛奶拌酥糕还要好吃。抿上一口,恍惚之间如腾云驾雾来到了峨眉山和岷山一般。

陆游大大描写的也够夸张,莫不是吃这荠菜羹的时候想起了“红酥手,黄藤酒”的表妹?

陆游吃荠菜羹还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上瘾一般几乎不能自抑,前前后后为荠菜写了36首诗,在他看来荠菜比卿卿性命还值钱:长鱼大肉何由荐,冻荠此际值千金。

公众号『明安学姐的佛系日常』

我没有诗人们的雅兴与诗情,老妈也没有精妙绝伦的厨艺,但是今天能够吃到春季里的第一份鲜嫩,我便已经感到非常高兴。

雨水时节吃荠菜不仅是为了开春的鲜嫩,更多的是因为这段时间乍暖还寒,湿气较重,应节气的东西比如荠菜、春笋、豆苗,正是可以养生、“药食两用的”好吃食,清凉、解热、明目、助消化、降血压......

尤其是荠菜,我小时候还经常吃这种野菜,对它的独特口感情有独钟,直到现在依旧很喜欢荠菜馅的饺子包子。荠菜的做法也十分多样,可以剁成馅,也可以炒着吃、蒸着吃、煮粥吃,无论采用哪种烹饪方式,都能让你尝到春回大地时最新鲜的味道。

雨水时节,你今天吃荠菜了吗?

公众号『明安学姐的佛系日常』

欢迎关注公众号『明安学姐的佛系日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玉东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野菜香! 阳春三月,杨柳青青,杏...
    东韵阅读 1,138评论 0 2
  • 每年荠菜鲜嫩时,挖荠菜是我必做的一件事,南宋诗人方岳在《元日雨》中写道“荠菜共挑元日雨,梅花未放去年春”,告诉...
    ge灵之阅读 1,027评论 0 2
  • 自从一往情深地喜欢上了自然、植物,每次出门,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去公园或郊外,特别喜欢东张西望、俯仰搜寻,一发现什...
    溪风林语阅读 865评论 3 2
  • 荠菜为十字花科荠菜属中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林边、路旁、田间。分布几遍全国。 荠荠菜根白色。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
    睿妈霞姐阅读 2,663评论 0 1
  • 一、RunLoop的基本作用 1.保持程序的持续运行(比如主程序循环,在启程动main函数的时候,会在主线程中开启...
    涛大阅读 3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