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蚯蚓治疗脑血栓:化瘀血最神奇的方法
俗称曲蜡,它在中药里面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地龙。
小小的地龙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呢?
在介绍地龙的作用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西医与中医看待药物的思路。西医对待药物的方式是化验分析其成分,看它究竟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化验到最后会得出碳水化合物多少、蛋白质多少、酶多少等。然而,中医与西医不一样,中医对待药物的方式不是化验,而是整体地去观察它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生长时间、颜色形状以及味道。比如虫草这味药,它生长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冬天它是虫子,在地表二至三厘米的地方,头朝上尾朝下;到了夏天,虫子的头部会长出一根紫红色的小草,高约二至三厘米,顶端有菠萝状的囊売,这时虫子又变成了一棵草。所以,这味药又有一个名字叫“冬虫夏草”。如果用西医的方式来看待冬虫夏草,结论就是:它含有虫草酸7%,碳水化合物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大家看它的成分,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于是有些人便开始怀疑它的药用价值。那么,中医是如何看待虫草的呢?中医认为虫草是一味非常独特的药,因为冬天和夏天几乎是对立的,就像水火不相容一样,然而虫草却能贯通冬夏二气,将夏气和冬气统一在一起,所以,它是世间罕见的珍品。中医认为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是唯一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
中医没有西医那么多的化验设备,神农氏判断药性的唯一方法,就是尝,尝什么呢?尝的就是味道。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味道能整体反映出药物的性能,所以中医里有“性味”一说。除此之外,就是看药物的生长环境和特性,比如竹子喜阴,那它就会有清热的作用;比如穿山甲能在地底下打洞,那它就一定会有攻坚散瘀、治痹通络的作用。
现在,让我们用中医看待药物的方式来看一看蚯蚓吧!
蚯蚓喜欢潮湿的泥土,干燥的泥土中不会有蚯蚓的影子;蚯蚓的身体有时候变得细长,有时候变得短粗;蚯蚓的身体被截成几段后,它还可以重生;蚯蚓在泥土中能波浪式地向前穿行,它是耕耘土壤的大力士。那么,如果人们将蚯蚓做成药,它进入人的身体内会怎样呢?我们可以来想象一下:这种药进入血液之后,走着走着,突然发现路有些堵塞,于是它就会本能地发挥特长,想方设法穿越过去,这样一来,堵塞的路就会被疏通。因此,在中医里面,地龙具有通络化瘀的作用。
人如果患了脑血栓、脑梗死、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就可以服用地龙。什么是栓塞性疾病呢?栓塞性疾病就是血瘀,气血不能正常运行。此时地龙进入身体,仍会像在土壤里耕耘一样,不遗余力地向前穿行,久而久之,瘀血的地方就会被疏通。我常用的方法是让人们去中药店买一些地龙,磨成粉,泡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