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还没起床,就看到后院群里有位书友在聊《焦裕禄传》。
熊老师发了这么一段文字:2023-《焦裕禄传》,何香久著,最近一个兄弟,每次和他交流,他就说要向焦裕禄学习,这让我想起了那句名言: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尤其在当今社会。为了认真学习下,我网上买了一本来读。
看了书后,体会更加深刻,焦裕禄忘我和拼搏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一是出身于穷苦人家,爷爷焦念礼因不识字,工资条写成欠条,从此发誓让儿孙读书。二是经历坎坷,被鬼子拉到抚顺大山坑煤矿,开始了长达三百多天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生活。三是点子多,用马尾丝扎破血泡,再把白萝卜籽炒进鞋底,脚上就不再起血泡。四是大公无私,女儿毕业,推掉了很多好岗位,把她安排在最辛苦的酱油岗,风吹日晒。五是心系人民,即使在昏迷中,还念念不忘乡亲们的安危,收成。人民的好干部,值得我们学习。
书友李莉回应道:道德模范学不来,尤其是不爱自己只爱别人的。我还是学习一些有正常人性的现实一些。对领导也没道德期待,正常人尊重常识的及格万岁的就好了。比较怕伟大和太高尚。
我觉得他们的观点都没有错。我说,每个人的想法选择,都有自己的因果,焦裕禄选择了一条心系人民的路,与他当时环境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同时我知道这个社会,有人大公无私,有人一毛不拔,有人处于两者之间,要紧的是这都是每个人的选择,每个人的人生。大公无私是一种选择,但不能因为你大公无私,就去鄙视一毛不拔的人。一毛不拔的人自有他的道理和生存法则。只要他自己这样活得自在就行。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心系人民也不能忘了自己,我们学习焦裕禄,无非是要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想境界。
我将自己的想法发到了群里,引起了更多书友的思考。书友中高手潜藏,《我们的内在防御》作者任丽老师发出了书中节选的一段文字,书名叫《恰到好处的界限》内容如下:
利他主义可以排解愤怒或无能为力的负面感觉,具有保护功能。事实上,利他可以增强人的行动能力,体现宽宏大量,也可以克服我们对自己的负面印象。通过显示自己的利他性,每个人都能够以附带利益的形式感受一部分满足,或是一种直接的利益--对他人的尊重促进了自己的自尊。
为了探查利他主义的纯洁性,只需要扪心自问,我们在内心是否拥有隐藏的动力:寻求别人的赞赏,只想得到别人的感激,尤其是为了减轻某些愧疚感。换一种积极的说法、利他主义的帮助,高尚、朴实,自身便包含着对自我的报偿。
利他的保护功能主要有三个特征:
一,转向某种愧疚感或敌视感的对立面,这类感觉以故作姿态的慷慨为伪装,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情感倒置:敌对冲动并未消失,而是受到压抑,被逆向主动打压。
二,绕过攻击性,攻击性被置换到“高尚”的目标上。因此利他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置换。
三,为了自己的愉悦,通过间接形式让人相信自己的拒绝是为了成全别人。尼采曾经写道:“对利他主义的膜拜,是一种特殊的自私形式。”
任老师书中还说:因此,对于这类情况,与其说是对别人提供极大的帮助,甚至导致别人产生被动依赖,不如说是对我们自己的极大帮助,利他行为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保护着我们。保护功能之所以胜过其他方面,是因为利他行为和我们内心企图摆脱的负面情绪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在更深的程度上,与自身的深刻焦虑根源相比,有人在利他行为中找到一种相对满意的存在方式,依赖和利用对他们来说似乎不值一提。
我深以为然。是的,“对利他主义的膜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自私形式。”我认为,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作为人类一分子,其实内心有很多恐惧与不安全感,以及面对自然及人际交往的无助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无私奉献,就能让自己消解这种恐惧和不安。而使得每个人都去发挥自己的能量,互帮互助。成就社会和谐,让每个个体能感受安全与生活的美好。
我一边与书友互动,一边想到我自己的工作。教师这个职业就是具有很强的利他性质。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因为你面对的生命个体,从自私的角度看,都与你无关,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我们有了师生关系后,就与我有关了,我的学生,我有权利也有义务教导好他。
同时老师的职业不同于别的职业。不是仅仅上好几节课就完事了,老师通俗说教书育人。就是有两块工作,一是教好书,二是育好人。古人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老师的育人职责体现在老师有没有奉献精神,利他精神。自私的属性跟老师职业是不沾边的,也是不相关的。试想一下,老师是自私的,那么学生学习好坏与我何干?我教了,他听不听与我何干?那有家长说,教不好会不会影响收入?自私的老师想这不行,教不好会影响我的收入,我得教好,教出成绩,于是与学生死磕,最后的结果,成绩上来了,学生抑郁了,极端的情况下就不想活了。因此,老师不能自私。
反过来讲,每一位选择做老师的人都选择了奉献。但老师是人不是神,他的工作也需要被看见,被鼓励。老师在孩子身上奉献,有家长不理解,也不与老师好好沟通,在背后使绊子,当然这样的家长是极少的。但也是这极少家长的行为会引起老师对自己奉献精神的质疑。
因此,我也常常跟老师们分享职业的尊严,价值从何而来?教育职业对老师的要求是什么?总结以下几点:
一,我们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老师要用宽广无私的爱接纳、包容所有学生。
二,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长,素质良莠不齐。为了教育好学生,老师不可与家长一般见识。要坚守自己正确的教育理念不动摇。家长配合的好,我们要让孩子更优秀。家长不配合,我们也不能迁怒于孩子,而要尽可能教会孩子正确的思考力,判断力。不能因为家长不懂教育让孩子遗恨终生。
三,老师会看到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各种不同的做法,听到不同声音,感受到不同态度。老师需要学习,需要打开格局,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忍辱精进。同情家长,理解他们也不容易。
四,为了助力学生成人成才。我们要有一个信念,相信好的教育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为此,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使家校理念和谐一致,求同尊异。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幸福美好,自己也会乐在其中。我从事生命教育,帮助过许多家庭摆脱育儿困境,提升整个家庭的生命品质。
综上,老师的职业必须选择无私。我感恩自己一生从事教育。成全别人是我最快乐的事,同时我也成就了自己的幸福人生。
自私或无私,都是每个生命个体的自我选择,为了自己的幸福人生,也请大家慎重考虑,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
推荐大家读一本书《恰到好处的界限》作者:【法】阿兰.不拉克尼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