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我们家人一起去了温泉,结算的时候因为没有弄清楚,把女儿的儿童票算到了同行的一位阿姨身上,等我和老妈出来的时候,那位阿姨跑过来说我女儿消费了500元。
女儿的儿童票才90元,怎么蹦出了个500,老和老妈的脸色很不好,口气也不善,脱口而出:她消费什么呢,怎么就500了。
阿姨见我们这样有点发懵。
虽然最后弄清楚是算错了,但是那位阿姨因为老妈对她的态度耿耿于怀,我和老妈也有点怪她没有弄清楚就大惊小怪。
当然这些都是误会,虽然当时带点情绪,解释清楚也就过去了。
可是那位阿姨却一直耿耿于怀,一而再再而三的解释,表明她没有针对我们。
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我和老妈又收到了她解释的短信。
我意识到再不说点什么,这个误会就会变成一根刺的。这件事情在我跟老妈这已经翻篇了,为什么阿姨没有翻过去,她究竟有什么需求没有被看见呢?
我想起了拆书帮小伙伴龙小白老师之前拆的结构化倾听三步法,决定今天使用一下
拆为己用第2次:结构化倾听三步法,来自《沟通的方法》
1.看见情绪
2.确认事实
3.明确行动
使用;(顺序有所改变)
1.确认事实
告诉她我当时听到孩子消费500元板着脸说话口气不好有三个原因:1.怀疑孩子被商家恶意引导消费。2.如果消费属实,是认栽还是扯皮3.怎么在不伤害孩子咨询自尊的前提下跟孩子讲这件事,并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三件事每一件都让我很不爽,所以板着脸,口气也不好,绝对不是针对她。
2.看见情绪
告诉她,当时我们的反应伤害到了她,虽然是无心的,但是也让她觉得自己被误解了。她全程都在帮我们照顾孩子。我们的表现让她觉得自己好心错付了。
3.明确行动
为我们的无意识的行为向她道歉,同时也希望她也别误会我们,我们当时的气势都冲着商家去的。对她全程的付出表示感谢,从买票到结算她一直在操心,过程中也很照顾我们几个小辈,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她看到我发的信息以后很开心也很感动,跟我说咱们都不去纠结了,看来是她也翻篇了,果然每个人隐藏在内心的需求都是需要被看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