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乳制品产业面临较大压力的话题就时不时出现在媒体之上,最近奶业的发展困境也再度被市场关注,甚至有媒体发出奶业面临阶段性发展困境的感叹,我们到底该怎么分析这件事?乳制品产业的未来又该怎么看?
一、奶业面临阶段性发展困境?
据经济日报的报道,我国奶业面临阶段性困难,养殖场户面临阶段性过剩导致的价格下行和亏损,乳品企业面临消费不振与大规模喷粉的困扰。有专家表示,奶业处于2008年以来最难的时刻。
在我国,奶业产业链包括40多万户养殖户、600多家乳品企业。2022年奶牛单产9.2吨,是2008年的两倍,规模牧场奶牛单产超过欧盟平均水平,乳蛋白、乳脂肪含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曾遭遇“滑铁卢”的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占有率已超68%。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75元/公斤,同比下跌9.0%——这与2021年8月中旬国内奶价4.38元/公斤的峰值相比,已经下滑了14%。今年1月,河北张家口一名牧场场长曾告诉界面新闻,在张家口和河北其他城市,原奶去年11月以来普遍卖不上价格,1公斤在3.78-3.8元。
“其实在往年,3.8元的收奶价,中小型牧场也能接受,但是2022年成本大幅度上涨,饲料牧草都涨价,而售出价格下滑,利润空间会迅速被挤压。”目前,这名场长已经离职,他告诉界面新闻,过去几个月以来,许多中小型牧场通过卖牛减少损失,以慢慢等待回暖。
二、乳制品产业的未来何在?
说实在看到当前乳制品市场面临的困境我们也并不是特别意外,我们到底该怎么分析这件事呢?乳制品市场的发展又该如何判断?
首先,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乳制品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的乳制品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乳制品企业也相继涌现。在这个过程中,乳制品产业受到了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推动,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在市场发展一段时间后,乳制品行业必然会经历一个回调过程。市场发展不可能一直保持线性增长,因此当前的回调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站在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角度来说,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高增长之后,必然会进入一个发展放缓的阶段,所以出现这种产业回调的现象也是很正常的,是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事情。
其次,市场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市场发展必然会经历一个回调的过程。当前的奶业面临的困境可以看作是产业下行周期叠加成本上行周期所产生的特殊现象。一方面,由于养殖场户面临阶段性过剩,导致价格下行和亏损,需求增长趋缓导致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另一方面,乳品企业面临消费不振与大规模喷粉的困扰,叠加原材料、人力成本等生产成本上升,对企业利润带来压力。这使得奶业企业在运营、经营模式和市场份额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第三,从目前来说,乳制品市场也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点。一方面,中老年人作为成人奶粉的主要消费者,群体数量正日益庞大。营养健康早已成为中老年人尤为关注的话题,牛奶的健康保健作用也日益被大家关注。因此,成人奶粉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养生,部分90后、00后也逐渐表现出对成人奶粉的选购热情。这些年轻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更加成熟,对产品的品质和健康属性要求更高,因此,他们对成人奶粉的需求也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第四,从长期来看,当前的经济失衡只是一个短期现象。乳制品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整之后,将逐渐恢复正常状态,市场的发展前景依然是看好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和营养需求的关注将持续增加,为乳制品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更何况银发经济的效应还在持续增强。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提升,乳制品行业还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空间,比如功能性乳制品、有机乳制品等,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乳制品产业的困难只是暂时的,长期发展来说,乳制品产业的前景依然光明,短期暂不乐观,但长期不悲观的趋势始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