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听了赵周老师的分答小讲,感受颇多,写个文章,予己予人
帮主用了大量篇幅,讲了一件事:分析整理信息,为知识添加上下文
一个知识点,之所以为点,是因为没有建立起连接。一堆沙子,一阵风便可以灰飞烟灭,而和成泥,抹成灰,便可成屹立千年之塔。
如何建立知识的连接呢?前因后果,适用边界
- 前车之鉴:他是怎样引出这个信息的?为什么对我很重要?
- 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它可能性吗?
- 以观后效:如果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是什么?
- 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问题有多严重?
以上的这四类问题,用于分析知识点,从前和后两个大的方向上去把握知识,与自己知识体系中的其它点建立关联。形式嘛,就是自问自答
当发现无法回答为什么对我重要的时候,这个信息或许目前并无价值
光是提出为什么重要这样的问题,就可以节省50%的时间浪费
再说整理信息
- 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的实例?
- 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有什么样的条件?什么情况下不管用?
- 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信息?其它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问题?
- 楚河汉界:无论是相似的还是相反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通过找到相反的、相似的信息,与其它知识点进行挂接,通过找到交界点和使用条件,与其它知识点榫合
为什么我要学习这次小讲?
- 主讲的魅力:听帮主说话,很温暖,很舒服,这是很明显的拍马屁的实话
- 题目的实用:每天都在看手机,知识不断的积累是个人追求
帮主金句:很多人对入口的食物非常慎重,却对入脑的信息不加分辨
帮主提出了什么假设?
- 知识碎片化不是问题,分析整理是关键
- 没有上下文的干货知识,本来的味道发生了变化
成人学习的中心在于人,在我自己,而不在知识。这一点区别于我们习以为常的学校教育,在我们漫长的求学生涯中,大多数时刻我们是被填鸭的,我现在的嘴中仍有当年学习《南京条约》时的嚼蜡味道。当我们步入社会,不再用一次次的考试来衡定我们的时候,我们中的很多人仍然惯性的对书本负责,读了多少本书仍然是一个漂亮的卡尺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内化应用,重点在于应用,而不在于获取的方式。因此,碎片的知识不是问题,而如果无法应用知识,就成了问题,如何应用呢,通过分析和整理来把知识嵌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什么是干货呢?帮主的比喻是咸鱼干,咸鱼干失去了鲜鱼的本来味道,破坏了细胞,已经变成了另一种东西。没有上下文的知识就是干货知识,通过给知识补足上下文,恢复它的味道
帮主金句:臭鱼干多了,就学习笔记整理法,整理不过来了,就学习断舍离
对我有什么好处?
这看上去挺有道理的,而且操作性挺强,值得一试,我脑中的这一盘散沙或许真的就成塔了呢
不这么做的坏处是什么?
知识间少了一种融会贯通的方法,触类旁通发生的机会可能会少些
分析完了这些,我得整理一下了
有没有不适合的实例?
当我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应用时,这么做成本挺高。比如我要拿下PMP的证书,里面的知识点成百上千,如果每一条都这样分析固然好,不过时间上无法接受。这里的每个知识点,当问自己为什么重要时,得到的答案都是通过考试,当问自己不这么做的坏处时,都是无法通过考试,这样问这些问题就失去了主要的意义
使用条件是什么?
当我们进行成人学习时,或者说是要应用知识时,这样的分析和整理信息才有效力
有类似的信息吗?
我首先想到的是个人知识管理,也与知识积累有关。个人知识管理的优劣,在于提取知识的速度如何,应用既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何。它也强调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与问自己为什么对我重要类似。
上述的相反的、相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区别在哪里?
首先要界定学习的目的,如果目的是通过考试,大可不必费此周章,而如果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这个小讲中的分析和整理方法就很有益处。
分析和整理信息的方法可以用在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通过为知识间建立连接,提升知识的曝光频率,从而提升检索效率,也就为更快的提取知识创造了条件
与拆书有关的一点补充
拆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内化应用,了解拆书理念的朋友,会对这次小讲有更切身的感悟
帮主金句:可以吃清蒸全鱼,也可以只吃鱼头,尝过滋味,化为营养
书,不必读完,掌握一点即可值回书价,而知识的获取,内化应用才是成人学习的目的
A1是反思经验,A2是规划应用,将这两个维度增加到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所构成的平面中去,就可形成一个立体知识晶胞
这个晶胞,是有粘性的沙,用它去聚而成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