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私下问我为何这一年来极少更新文章,去做更重要的事情还是词穷?我说今年关键词是私人写作,每日坚持写 3000 字,包括晨晚间日记,倘若某一天不写就闲得发慌,只有持续写作才让日子过得有意义。
不过写作在大部分人看来并非紧要事,即使对于那些有写作兴趣的人而言也不一定做到持续写作,看到当初一起上写作课的同学鲜有文章发布我就知道写作很难,更不用说连续不断地写作了。
若不是因为对写作产生了依赖,我也不会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写东西,用这些时间做点别的更容易让人心生愉悦,比如看几集电视剧,一部电影或者刷刷小视频等。毕竟一个人不能活得太苦逼,适当地娱乐无可厚非,否则就变得很无趣了。
可我还是选择写作作为主要消遣方式,它虽然暂时让人痛苦,尤其写不出来时的抓狂更难受,但是看到一个个空白文档被填满,自己最初模糊的想法通过写作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时,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它让思考更加深入。
当然,写作带来的快感绝对少于刷抖音和看肥皂剧,不过用采铜的话说算是长半衰期事件,至少比后者更有利于积累。
话虽如此,许多人也知道写作带来种种好处,却难以动笔,他们害怕写不好被人嘲笑,有的人还没开始动笔就退缩了,担心写出来的文字见不得人。其实除了关心自己的人外,没人闲得蛋疼去关注你写了什么,不必担心写得不好。有人从一开始的每天两三百字写起,写了大半年之后进步很大,量变慢慢引起质变。
如果你害怕写不好,还觉得不写也没所谓,那么就容易养成不动笔的习惯,这可能让你错失了最佳的自我成长机会。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自以为书读得不少,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可真要表达出来时却卡壳了,无法再深入说下去。当时我以为是书读得不够多所致,后来经过了长时间写作才知道原来我没有通过写作逼迫自己去思考。
只读不写,往往容易让一个人陷入读过就懂的错觉之中,还因此洋洋自得,恨不得每看完一本书就当战利品一样拿出来炫耀,实着肤浅。后来读了多少本书我都不晒出来,因为我还没有读懂,就算勉强读懂了没有写笔记,我也不敢乱说话,否则就容易养成自大的毛病。
所以读完书我还是依赖于写作,即使写不完整的读书笔记,把自己读书心得当长篇日记来写也好,将来稍作整理也是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不过话说回来,写作又不算难。你只要学会了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表达内心想法,并把自己所思所想正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便是最好的写作。当你在写第一个字之前就想到文章发布之后有多少人看,会不会被别人笑话等都是多余的想法,最关键还是先写成第一句,接下来写第二句……
据说某位作家在拥挤的地铁上还能把手机举过头顶一个字一个字地按成 4000 字左右的文章。我们的写作倒不必如此励志,只要写完第一段就是成功的一半,在写的过程中无需迎合任何人,一句接着一句写下去很快就写成一篇文章。
在《关于写作:一只鸟接着一只鸟》书里有一段话,它是我听过关于写作最好的建议:
写小说就像夜间开车。你的视线只达到车头灯照得到的范围,但你还是能走完整段路。你无须看见自己将去何方,也不用看见目的地或途经的一切。你只能看清前方两三英尺的范围即可。
可见开始写作不难,难在一个人可以持续写作,这就需要给写作赋予一定的意义了。对于我而言,写作可以梳理每天的生活,也对明天有了更清晰地期待,它还是一个减熵的过程,总是尽可能地帮我减少生活和工作上的混乱状态。
我虽然很少公开写作,但是为了让头脑保持敏感和写出更多新东西,我每天都会强迫自己在早起的一个小时内认真读书,尤其是一些较难的书,以及用两倍速度去听两千多本书的解读音频,在思想开小差没听明白时就快速看文稿。这是写作倒逼的输入,让我的持续写作得以坚持下来。
我相信每一个持续写作的人都很重视这个过程,它虽不算有趣,却很酷,酷到自己老去的那一天还能翻出几十年来的文章读一读,哪怕有了健忘症不知谁写的,一定有似曾相识之感,读到有趣之处还是会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