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杂记(三)

          ——关于读书的记忆碎片

        缠绵在病榻之上,看不到太阳从哪里升起,又在哪里落下,说好的光阴似箭呢?说好的日月如梭呢?我怎么只感受到了度日如年?

        每天除了数着点滴等时间,就是积极地给陪护的先生出谋划策,要不吃个酱茄子吧,这个菜下饭;或者来个回锅肉也可以,加两瓣蒜,那叫一个香;不然弄半斤饺子也好,三鲜馅的……于是,先生在床尾大快朵颐,我歪在床头看书,生生地把《解忧杂货店》读成了“忘忧吃货店”。

      幸好,我还有书相伴。

        贴心的小妹每日来看我,带来满屋花香之余,最惊喜的是送来一本《见字如面》,平实却不失精美的装帧,淡淡的沁入心脾的墨香,让我瞬间忘记了病痛。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了读书,关于读书的记忆是从两本残书开始的。依稀记得是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其中一本似乎是什么小说,这本书是被妈妈放在厕所里充当手纸用的,书的来源待考,当时农村能有这样的手纸简直是太高大上了,由于这个特殊的原因吧,那段时间我特别喜欢上厕所。可惜因为这本书还要发挥作用,所以我看的方式也只有跳跃式地去看,,内容大概是关于游击队抗日的,上初中后学了历史,才知道那半本抗日故事描写的应该是白洋淀的故事,作者应该是孙犁。再后来的一天,我突然想到,当年的我为什么不把那本残书拿回去看完再让它发挥余热呢?由此可见,我从小就是一个笨小孩。

        另一本书也是残书,大约是中小学生作文选,书的来源至今仍是个迷,我只记得,它就在我小学四年级那年的冬天出现在了我家的炕席下。我如获至宝,第一次看到同龄人的文字变成铅字,除了惊叹就是羡慕了。正巧学校里老师留了一篇描写雪的作文,我受到作文选的启发后,文思泉涌,洋洋洒洒写了两大篇,满心欢喜地等着老师的赞美,没想到放学后老师来到我家,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你最近看什么书了吗?这作文是你自己写的吗?”我莫名惊诧后,终于愤怒了,虽然老师是我的舅舅,但是当时我仍感到小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为了证明作文是真正出于我的手,以后的每一篇作文我都绞尽脑汁地写,每一篇都是班里的范文,小小的虚荣心也得到满足。

        如果说这两本残书让我从此爱上了读书的话,似乎有些夸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的确是从那时起,就渴望能在书中看到更多的世界。

      上初中后,疯狂地爱上了汪国真的诗歌,也是在那时起,体会到文字的优美。最应该感谢的是我高中时代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我高一时的语文老师,总是戴着两副眼镜上课,每当讲到激动处,把眼镜向讲桌上一摔,手背过去,昂起头,就高声地诵读起来。那些诗经、唐诗宋词元曲、近现代名家名篇,仿佛就在他沾满油腻的上衣口袋里,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展示一番。第二位是我文科的班主任,他是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却在大学时代自己出版了诗集,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心灵纯粹的人才会写诗,等到了油滑的年纪,就应该写小说了”。

      毕业多年,不知道当年的语文老师是否还记得,他忘情的诵读让一个学生更深刻地爱上了文学,不知道当年的班主任在荣升后,是否还能写出纯净的诗歌。无论时间如何变迁,我永远都不忘记,是他们用独特的人格,引领我走进了更广阔的世界。

        大学时代是最幸福的,中文系的主要功课就是读书。我真正感受到了如鱼得水,美中不足的是,我没有来得及在新建的图书馆里借一回书就毕业了,三年大学时光最大的收获就是几大箱的书,十几年来,跟着我辗转于乡村和城市之间,一本也不曾丢弃。

        现如今,人到中年,油腻也好,佛系也好,时间冲淡了许多曾经的美好,可是,我仍不能放弃读书。偏爱纸质书拿在手里的厚重的质感,透过每一个方块字,都能看到作者内心的悸动,也喜欢电纸书的方便快捷,一本在手,就可以博览群书。就如此刻的我,虽有小恙,只要有书在手,却依然感觉如沐暖阳,所有那些关于读书的记忆,会被我珍藏在岁月最深处,让它慢慢发酵,散发出最美的醇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好意外今天发现的这个小天地、感叹岁月的痕迹,让我知道有办法抹平这岁月的痕迹了... 超喜欢这片沃土.它可以盛满我心...
    567767d950ea阅读 1,261评论 0 0
  • 在这世界里,只需要love and peace。约翰列侬曾经这样说过,他是音乐家,社会家,思想家。他用自己的思想作...
    王隐正阅读 2,454评论 0 0
  • 第一步:导入类 下载AjaxPage.class.php我这里的提供的是之前3.1时候用的,在3.2用的时候需要在...
    若是如风阅读 4,699评论 0 4
  • 【反应第二】(2.3) 其不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已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
    Mr_Hz阅读 3,0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