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多过,小人无过2020-01-19

阳明先生:

“所遇如此,希渊归计是,但稍伤急迫。若再迟二三月,托疾而行,彼此形迹泯然,既不激怒于人,亦不失己之介矣。圣贤处末世,待人应物,有时而委曲,其道未尝不直也。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圣贤处末世,待人应物,有时而委曲,其道未尝不直也。

蔡希渊生性孤介,或许有人会称赞他正直不阿,可阳明先生却并不如此简单看待,他教导希渊说,即便是圣人,身处于末世,有时处事待人,表面上看着是委曲求全,但背后的为人处事之道未必不正且直。

大直若曲,大白若辱。把自己放低,以无我之心,达成圆满的结果,如此才是走在中道之上。

“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在阳明先生看来,如果视己为君子,视人为小人,这不应是仁德君子所为,这是缺乏忠恕恻隐之心的表现。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当一个人声称自己没有过错,所有一切都是别人的错的时候,他就是小人,正所谓“圣人多过,小人无过”。

自古以来,我们很多时候都推崇孤高正直的人,感觉他们冰清高洁,让人仰慕。但是事实上,某些时候,有人为了标榜自己的清白、高洁,却把别人陷于小人的境地,甚至“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可想而知,这样的人有一颗很大的私心,他是在贪图一个清高的名声。

一个勇于担当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人物、真正的君子。他应当勇敢地拥抱这个世界,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当中,在事上进行磨炼,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