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版本,刚搬到崂山区的青岛二中,那时候的午山周围一片荒凉,二中的老师和同学们都需要努力适应。而周边区市的高中充分利用周末时间,据说那时候的青岛主城区高考成绩哀鸿一片。诺大的一个青岛主城区考不过平度一中一所学校。引发了青岛主城区老百姓的讨论和思考。
总结出来的大概理由就是,别人补课,我们不补课,肯定不行。那时候还不流行剧场效应这个概念,换成现在的解读,那就是周边区市首先站起来了,坐着的青岛主城区吃亏了。
二中为代表的青岛主城区教育重新崛起,据说得益于后来有位有教育情怀的教育厅长,坚决制止周末补课。周边区市的先发优势没了,主城区教育也自修内功,知耻后勇,奋起直追,一雪前耻。
假如这个版本是靠谱的话,那就意味着时间维度在教育中还是起点作用的(虽然我不认同这种原始野蛮的方式)。这不得不让我担心,“双减”政策下学校间的竞争又会狼烟四起。
比方说, “5+2”政策的执行力度不一样,带来的影响肯定不一样。一种是不折不扣地执行“5+2”,那两小时不搞学科教育。另外一种是基本不变,那“两小时”还是交给家长自由支配,当然自由支配下,有些家长也可能另做打算。最后还有一种可能,撑死一些胆大的,正好利用这“两小时”做学科教育。毕竟执法部门认真起来有难度,总不能时时刻刻盯着,这样就给了这一类学校钻空子的机会。
三种不同思维下的学校,最终会出来怎样的结果呢?
你品!你细品!
说到最后,还是希望能把“双减”政策能彻彻底底执行到位。政策的初衷特别好,“双减”一只鞋已经落地了,另外一只鞋可别让人提心吊胆。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工系副教授,先后出版畅销书《其实你不懂孩子》《学习好其实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