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入“不写就出局”这个社群起,坚持写作已经快一年了,已经写了8、9万字,其中发表在简书平台上的几篇文章被推荐到首页,阅读量破千。其余的阅读量很低,感觉写作遇到了瓶颈期,都说处于瓶颈期,坚持写下去最重要。我觉得除了持之以恒,掌握良好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听听写作高手的心得介绍也非常的重要,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发现正确快捷的路径,更好的突破写作瓶颈。
简书签约作者韩大爷就是一个说和写的能力很强的高手,他从2016年初加入简书以来,写了无数篇爆文,是简书热度排名第二的作者。但他又不像Spenser、咪蒙等网红作家,凭借专业的运营、强大的团队,已经功成名就,非普通写手和自媒体人能够企及和追赶的。他开始写作的时间也不是很长,起点也和你我一样,一开始写得很一般,也没什么流量,但在他的努力下,前进速度迅猛,出书两本,人气爆涨,有很多可借鉴和学习之处,也给普通写作者带去榜样的动力。
我从他开办的韩大爷“30天写作精进课”到“100天精华领读营”,再到目前在学的“读写训练营”。一路追随下来,既为他超强的自我精进能力感到惊佩,也从他的授课中学到很多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领悟了写作的道与术,比如怎样去选受众广泛的主题,怎样去构思文章的结构,怎样让内容详略得当,怎样写一篇打动人心的好文章。这次我愿意把课上的一些精华内容分享出来,让我们打破写作瓶颈,在写作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快、更远。
我们写文章不是为了自嗨,而是要给别人看,要发表出来。所以写作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传达,可很多文章只是发表了,只做到“传”而没有“达”,没有到达读者的心里。如何做到达读者的心里,传达的形式,也就是文章的表达方式是关键。
文章存在的价值
我们常称读者为读者朋友,而作为一个作者就要扮演好称职的朋友的角色。我们知道,好朋友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第一、以他的视角,带你看到人与世界的多姿多彩(见闻广博的朋友——交换体验类);
这样的朋友很受欢迎,他见闻广博或人生经历丰富,把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讲给你听,使你也跟着体验了一把,能使你拓展自我。
第二、陪你走过漫长岁月,要么和你有很多共同的信息经历,要么与你有很多契合的情感共鸣(相知相伴的朋友——陪伴类,可以抚慰心灵的) ;
具体分为情感陪伴和信息陪伴。比如大学的室友,虽然没有大事发生,但有许多细小的共同经历,有很多情感上的陪伴。
信息陪伴是什么呢,举个例子。比如女人和女人在一起聊天,经常聚集于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聊一些小事,像我家最近发生了什么什么事,我老公最近怎么怎么样,一顿吐槽和埋怨,听上去似乎自说自话,对倾听的人没什么意义,然而这样的谈话却可以愉快的持续很长时间,因为这是一种信息上的陪伴,是一种信息共振。因为你从她的事里得到了一些参考,这些对话是你所关心的,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同样的感触和情感共鸣。所以这类朋友也是很受欢迎的。
第三、在一些方面比你优秀一些,常有一些看法甭管好不好听,但对你有启发(有价值的朋友——价值类);
这类朋友能真正能带给你价值和获得感的。
所以体验类、陪伴类和价值类这三类朋友都是我们需要和喜欢的。
其实以上三方面,正是从读者的角度看,文章与作者存在的三大价值点:交换体验,抚慰心灵,传播价值与观念。
由此看来:写文章并非是对内心万千想法与生活种种琐碎百分百的简单再现,如果一个人只是不加选择地传播信息,那不足以成为你的朋友。写文章不仅是触发加表达的条件反射,而是触发后,谋求更好的表达,更合适的表达。
所以,为了做到更好的表达,便要求我们最起码注意两点:
第一、确定好文章的主题,有选择性地处理材料,尽量选择有广度的主题。
文章的广度
并不是所有的想法、情绪和经历都值得写成一篇文章,文章选题筛选内容以三方面为基准:交换体验,抚慰心灵,收获价值。在确定文章主题和写作方向的时候,这三样最少要占一样。比如你要写的是自己的经历、情绪和感受,这类文章想大受欢迎,就要关注是否是大范围的、是大部分人共同关心的。写这种经历和情感传播类的文章特别要关注受众的广度。
比如文章《哪个当妈的,没在深夜痛哭过》,打动的一大片父母;《你有种跟我好好开始,没种跟我好好分手》,面对的是一大片年轻人;《北漂最怕听到的四个字——押一付三》,有一大片北漂感同身受;《我的父母,是世上最大的骗子》,击倒的一大片儿女。
想写打动人心的东西,有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就是先自省,再改变人称。把心中不吐不快又不好意思发表出来的东西,改变人称写出来。只要足够的剖析自己,足够的坦承,写出来的东西会打动同种类的人。比如把“我最怕听到的四个字——押一付三”,改成“北漂最怕听到的四个字——押一付三”。
文章的深度
而写观点类和想法类的文章,要问自己这个想法是点到即止的呢,还是可供延伸的呢?关注文章的深度很重要。要尽量避免写那种没新鲜感和可写内容的文章。比如赢在起跑线,有一些观点没有新鲜感,已经滥大街,比如变得优秀、成为更好的自己等。比如同样的讲生活和工作需要努力,可能不太受欢迎,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努力却努力不起来怎么办,就能得到很多的关注和共鸣。
写干货类或观点类的文章一定要比读者领先一步,要有新意和深度。
所以写文章没有深度就要追广度,没有广度就要侧重它的新鲜程度。
第二、文章整体的呈现形式、具体的处理手法。
写事最需要注意的一点——详略得当,把控节奏
如何详略得当?哪些要详细交待、哪些要一笔带过?
(1)读者应知而未知的信息应详细交代,有信息共振价值的信息应详细交代,贴合主题的信息应详细交代,以上三种,越细致越不嫌细致。
(2)试探性砍掉枝节,如果还能不影响原意,且以上三种信息仍健在,请务必砍掉。
拿韩大爷写的一篇《当所有人都在往前赶,我建议你输在起跑线》举例:
几天前一位刚刚进入职场不久的读者朋友问我,要不要辞职。
他目前就职于一家4A广告公司,接触的是核心业务,对这个行业也感兴趣,而且能学到很多东西,这些都是好的点。
然而让他起了辞职念头的原因,也很多面:比如薪水低,所在城市消费高,攒不下钱。比如工作压力有点大,上手项目感觉吃力,下班后的时间要拿来补课充电,没太多娱乐时间;比如经常被客户挑毛病,老板也常在他做错事的时候对他黑脸。比如他发现虽然公司规模很大实力很强,但晋升空间已经十分有限。
周旋于这些非常具体的问题,让他很困惑,走和留真的是两难。
这篇文字就做到了详略得当,第一段他用了很少的篇幅,一笔带过,一句话就交代清楚。而如果罗嗦一点,会交待很多不必要的信息,可以说从什么情况下接触到这位读者,这位读者是怎么问的等等方面延展开来写,但因为这些和主题相关性不大又不引起人的信息共振,只需简单交待,否则反而显累赘。
而第三段,辞职念头的动因,韩大爷费了很多笔墨来详细描述,因为它和主题强烈相关,涉及到人的选择和主要矛盾,而且能引起读者的信息共鸣。
抒情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善用细节上的小道具,让大的情感轻轻落地
抒情类文字比较难把握,但有这样一个窍门。复杂庞大的情绪很难下笔,可以借助细节的处理,让大情感落地。
比如丈夫得知妻子怀孕,第一反应是:冰箱里的螃蟹,还吃不吃了?这句话能看到很真实、非常生活化,平淡中透露了浓厚的温情,看到了细致与爱,这样的文字很感人。
这一篇分享文主要描述了文章受欢迎的三大价值点:交换体验,抚慰心灵,传播价值与观念。然后从确立文章的主题、要选有广度、深度或新鲜度的方向,文章整体的呈现形式、具体的写作手法等进行了一些分享。关于写作课上得到的有益的干货远不止于此,篇幅所限,下次再接着分享文章的构思布局、确立写作大纲的几个重点步骤、文章选取标题等方面的内容,期待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