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词】
光怪陆离:奇形怪状,色彩繁杂。
东汉末年,有个人叫孙坚,祖辈在吴地为官。孙坚的大儿子叫孙策,人称小霸王,而孙策的弟弟,就是三国时的孙权。据说孙坚死后曾有一种奇异(惊异)的光彩从他的墓地里射出来,光怪陆离,向上升腾与云彩相接,向四周蔓延,方圆数里。有人说这是帝王之气。
悟:外面的世界有许多光怪陆离的新鲜事物,在没有充分了解它们是好是坏的时候,不要轻易接受那些所谓的“新鲜事物”。
【每日一句】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每日一读】
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
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是一个犹太人。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非常善于动脑筋,经常会想到一些别人不容易想到的东西。
有一次手工课上,老师教大家叠纸盒。正当大家都忙于叠纸盒的时候,老师却发现爱因斯坦趴在桌子上。老师以为准是小爱因斯坦懒惰,不想动手,于是走过去问爱因斯坦为什么不动手叠纸盒。爱因斯坦抬了抬头,问道:“老师,您知道一张纸的厚度吗?”老师说:“这个很好测量啊,你先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100不就得出一张纸的厚度了吗?”爱因斯坦拿出直尺,准确地测量了一下,然后计算得出一张纸的厚度是0.08毫米。老师这时候想出一个问题,便问大家:“同学们,现在一张纸的厚度是0.08毫米,那么我要是把这张纸对折30次以后,该是多高啊?”
听到老师的问题,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大概有10多米吧,”有的同学回答道。老师说:“太少了。”老师摇头,到底有多高呢?只见小爱因斯坦站起来说:“应该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他刚说完,就招来同学们的一阵哄堂大笑,怎么可能呢?小小的一片纸折了30次就会比一座高山还要高,同学们都以为他在吹牛。
这个时候,只有老师没有笑,因为他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小爱因斯坦了。“爱因斯坦的回答是正确的。”老师的一句话把在座的同学都震惊了。“会有那么高吗?”同学们都在怀疑。爱因斯坦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走到前面,拿了支粉笔开始了他对一张纸对折30次后的厚度计算。只见他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个算式: 0.08×(2×2×。。。。。×2)=85896米,确实要比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山都要高。
从那以后,同学们都开始对爱因斯坦刮目相看了,直到最后爱因斯坦成为一名著名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