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第14天。晴。
官网消息,1月14日0时—24时,许昌禹州市本轮疫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均为隔离管控人员;截至1月14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40例。
从1月10到1月14日,禹州疫情新增病例数依次是74,41,28,25,12,数目依次减小,预示着疫情防控已见成效。 小区微信群里也议论着,“少了。”“快了。”“有希望了。”“拐点来了!”。
今天,我们做了第11次核酸检测,从第9次到第11次,核酸检测方式也由单人单管到一户一管,又到十人一管,似乎都预示着疫情防控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胜利的曙光近了。
朋友圈里也有了欢快的气氛。网名叫“懒懒的阿狸”的同事,前两天还因为孩子就读的禹州高中出现疫情而忧心忡忡,今天也在朋友圈里写道:“甲光向日金鳞开。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感觉心情豁然开朗,一切都在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咬咬牙拿出库存的苹果,切了切。只有甜甜的苹果,才能配上未来可期的甜甜心情。”这个“阿狸”啊,高兴起来总是这么幽默,这么有感染力。
学校语文群里,多是妈妈级别的,在家里也是厨房里的掌柜。一个同事起了个话头,问怎样炸萝卜丸子好吃,于是炸粉条丸子、炸洋葱圈、炸汤圆等厨房秘籍一连串地被引出来了。唉,食指大动啊。我决定了,等禹州解封后,程记的米线,凯萨蛋糕房的玫瑰饼,文庙门口的糖葫芦,汴京肥牛的火锅,我都要去吃一遍。
自有疫情后,对门邻居家的刘轩和隔壁家的小强都当了志愿者,每日里负责维持核酸检测,帮助分发蔬菜包、中药包,到防疫卡点值班,忙得脚不点地。疫情使这些年轻人站在了前面,也使街坊的关系更近了,每个人都更加可爱了。
下午,网课间,我翻阅各地近几年的中考题,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看到一篇文章《细菌和病毒》,文中介绍说:“我们不必担心它(病毒)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在这样的时间里,读到这样的文字,就像一个小伏笔,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的注解。
禹州,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