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歌唤醒黎明》读书笔记6

2025.8.17        星期日        晴

——关于狄金森诗歌课程

(4)

今天接着阅读干国祥老师关于狄金森诗歌课程的“阅读•饮食•文字”主题诗歌教学。

首先,干老师用了对比,展示出《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这首诗原诗与改后的诗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的确,在我第一次接触这首诗的时候,也是反复读了好多遍才慢慢读懂意思。因为诗句简洁,所以很多地方跳跃性比较大,就会导致理解的不连贯。可是,通过干老师的小改变,基本上第一遍就能够读明白。这在晨诵课上就会大大节省时间。

可见,只有老师自己先理解了诗歌,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变,才能保证晨诵课的顺利进行。老师对诗歌的解读是关键。

其次,我又学习了一种诗歌教授方法,即“应和编织”。就是把师生融入诗歌里,变换人称,相互应和着吟诵。这么贴近诗歌、贴近生活的方法,既理解了诗歌,又编织了生命,学生兴致盎然,其乐融融。

这么好的方法应该也可以用在语文课上吧。以后留意一下。

(5)

晨诵,与黎明共舞,用美妙的词语,开启生命中一个个重要的日子。

今天阅读的是干老师写的《有另一片天空——狄金森诗歌主题晨诵之旅(1)》,以叙事的形式讲述了《有另一片天空》这首诗歌的教学。

狄金森,19世纪美国女诗人,写诗30年,留下诗稿1700余首,生前只发表过7首,其余的都在她死后出版,并被世人所知。

狄金森的诗主要写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谊、爱情。诗风凝练婉约,意象清新,描绘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强,极富独创性。她被视为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与惠特曼是美国最著名的诗人。

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看到什么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成了他的一部分。而一首又一首诗歌,就是我们在孩子向前走去的时候,种在路边的紫丁香、高大的橡树、幽香的兰花、热烈的向日葵……在孩子最重要的童年时代,让这些或清新明亮,或睿智深刻,充满灵性的诗歌,随着晨诵课程,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生命中的重要部分,让他们的心灵也因此而澄澈明亮。

你想让孩子的生命开出花来,你就要让他先被具体的花打动。生命中的每一天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重要的日子。“美妙的词语”是要用一首又一首的诗,慢慢“驯养”才能感觉到的。

(6)

“晨诵,与黎明共舞,用美妙的词语,开启生命中一个个重要的日子。”这是四年级狄金森诗歌课程的晨诵开启语。今天阅读的是《我想捏塑一天——狄金森诗歌主题晨诵之旅(2)》。

要让四年级的孩子去触摸一个孤独却无比丰盈、清澈的灵魂,就要引导他们把心灵向着这些伟大的诗句完全敞开。要把狄金森的诗句和她的生命,以及我们的生命,一点点编织在一起。

在复习了第一天的诗歌《有另一片天空》后,用狄金森的日记选段引出第二天晨诵的内容《我想捏塑一天》,衔接过渡自然。范读后,学生读,自由谈感受。

最轻松和谐的场景,要数看小鸟照片说是什么了。接着顺其自然地引出了第二首诗《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

狄金森爱诗,她的生命就是为诗而存在的。周围的一切事物,在她眼中都是诗。静心细读她的诗,我感觉到了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宁静,感受到了诗里景、物、人合一的境界。

当生命有了诗,你看待周围事物的眼光发生变化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有趣。

或许,当孩子们浸润在一首首诗歌里,能够慢慢与诗、与诗人对话的时候,就会领略到诗中美妙的风景吧。一如狄金森,以及与她相伴一生的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