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文友的读书感悟方面的文字,着实羡慕,诸君太富有了,时间就是金钱,你们️有哪么多的时间可以尽享阅读,人间一大快事,这是我真实的想法,书架上买了几本新书只是翻了几页,你会问,时间去哪了,无言以对,这可不成为答案,
的确,时间去哪了,工作占据了一天大部份时间,而且自卑的告诉大家,蓝领阶层的一天,中度强度的体力劳动者,用体力透支换取生命延续可能的那些报筹,现在比前些年稍好,够吃饭,有点节余可以买几本书,不对,这样写下去可能是在简书上不能发表,情绪太低落了,写得平和一点,也是,不用太悲情,日子一天天在好,再说想发表文字就要有温暖,哭哭啼啼凉凉冰冰的别人会嫌弃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总之一句话,时间都被生活占完了,只剩下睡觉了,悲壮吧,这样的体验只有通过透支来支持快乐的来源,少睡一会,给精神留一点时间,让思绪在多维时空里跳舞,动作力度大点,达到肉体般强筋健骨的效果,达到灵肉在我这里的低搭配的平衡,否则自我定义的生物狗就会出现,那样痛苦就了,再想下去只有不堪,这三个字跃上纸面就是力道,它撞击在本就肉少骨感的瘦脸上,感受是先哭后笑,滑稽的无奈,换个角度吧,再下去你看得也觉得累
工作的地方在都心,城市里快节奏让人失去了自我,只要保证一付机械灵动的身板就可以了,内心不甘,让自我回来,一起停留这样才有充满感,下了地铁,到单位有一段路程,你说我为什么总爱写路上,不是有一句话很享心吗,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地铁和单位步行约十分钟,诗和远方有点太奢侈了,那就看看有什么,街道两旁的建筑高大,都很有都市派,一路上建筑物最多,在这里找找看有没有共振的感觉,有了这条线,思路就清淅了,城市建筑新的除非是地标式建筑夺人眼球,好像这条街没有的,现代城市焕然一新,要找不同,找它的对比,低,陋,残,旧的,有苍桑感,穿越时空,大作家贾平凹先生收藏的砖瓦不就是这个样子,据说还专门找瓦片上有无绳文状,沟壑状线条,在这种线条中找寻疑似文字,这些砖瓦不简单,它们大名鼎鼎,秦砖汉瓦,穿越了二千年来和人相遇,不管那块砖,那片瓦,平凹先生都能给你讲出它的来世今生,一瓦片,一世界,
钢筋水泥时代要想淘到如此砖瓦,你想想,肯定是有种神秘的时空力量和你的心之力的某种约定,真的你有那么一片,你一定是个非凡之人,千万不要将自己当作俗人,这种神秘的线索会选择你,这可是一种历史使命,这片瓦来世今生的神秘你一定要参悟出来,否则的后果这里就不预测了,说着玩的,不过,相识的人中还没听说那位有这么一片。
有年代的建筑物好像也没有看出来,那就看看有没有上年代的树,黄帝陵有棵古柏,听说是黄帝亲手裁的,那可就太通仙气了,嵩山中岳天下闻名,蒿阳书院里面的三棵将军树,也是受过皇恩浩荡的,去年在日本热海去旅游,在那里也看到了一棵二千多年的古树,可惜这些树都保护起来了,没法更近距离地观察老树,看看树干表面的褶皱,嗅嗅古树的气息,如果可以用手摸一摸这千年的神物,才算人之大幸,和那些树相遇都是不容易的,
走着想着已到单位,想得很浪漫,一天最好就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