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图书馆,看了一会书,久不看纸质书,差点在纸上作标记了。
这是看电子书形成的毛病,觉得有用的东西就想划个线、写个想法之类的。
随意翻了两本书,没有深入地想要读完,古文哲学类的还是有些难度,因为是大家所作,当作是听了一节课,还是有收获的。
书开头的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经典阅读的第一个要求是Slow Down。
许多历史悠久的欧美文理学院之所以今天仍要求学生必修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并不是旨在把所有学生培养成古典学家,而是希望通过学习这些并无实用性的古典语言让学生慢下来,静下来,从而成为能自由思考的自由人。
慢下来,静下来无疑对现代生活节奏快的都市人来说是一剂良药。
也如同现在学习古文言文,古诗词,写毛笔字,画工笔画这些一样,我们并不是要成为古人,而是通过这些学习慢下来,静下来。
静下来,与自己对话,慢下来,让生活更加丰富。
我们好像学了很多东西,但也好像什么也没学会。
这些东西学或没学都不妨碍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没有雪中送炭的急迫感,只有锦上添花的炫丽。
究竟应该学习什么?为了什么而学?学完之后有没有用?这些都是在学习一个新的东西前考虑的问题。
如果没有想好,就很容易半途而废。
即使学到了最后,也很快就忘记了,那这样的学习是否没有意义?而我们为什么一直要重复这些?
没有人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绝对正确的。花的不过是时间,在真的满足之前,内心也一直会煎熬。
但这些无用的摸索真的没有意义吗?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没有经过这些煎熬,会不会觉得太轻易得到而怀疑,但太过煎熬也会让你灰心丧气。
就好像读一本书,读太快了,好像什么也没记住,读太慢了,又心烦意乱。
不同的书难易程度因人各异,于自己太容易了,雁过无痕。太艰深了,终致弃读。
无论怎样结果都是不完满的,看上去也毫无意义。
但如果什么都不做,生活就是一片空白,连这点子意义也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