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情绪的底层逻辑
每一个人产生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个人偏好与选择的结果。所以我们常说“对事不对人”其实是不对的,事实上根本不存在对事不对人,本质的就是对人不对事。
认知情绪的第一个底层逻辑:没有人喜欢被改变
在人们的理解范围内,我被说服了等于我被打败了,而大部分人不喜欢接受被打败,所以这就是一个根本的逻辑点。事实上,说教也完全改变不了一个人,你不会遇到母亲说教小孩卧室要整洁干净,而后小孩立马就能做到的情况,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说明。所以我们在沟通的时候不妨改变一下句式,从命令句式转变为选择权句式。
举例:①你应该/我需要。你应该,其实别人并没有选择权;而我需要,就将这个选择权交到了对方手中。②你为什么不/你为什么要。你为什么不,别人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是帮助对方回顾了一下这么做的理由;而你为什么要,则让对方强化了要做的原因。
记住一点,所有人都是被攻击后增强反抗的欲望,所以没有人喜欢被改变。
认知情绪的第二个底层逻辑:没有人喜欢不知情
生活中用暴力执法这个点很能说明问题。飞机延误了,乘客不能理解,进而产生愤怒,不配合等,本质上是因为他并不知情为什么会产生延误,如果一个人告诉乘客,因为飞机的起飞是需要排队的,而我们目前在什么阶段,乘客大概率心中的怒气会减少很多。
所以我们打算说服一个人的时候,不要试图去掩盖什么,因为没有人喜欢不知情。即使短时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沟通成功,当对方得知真相后,只会让情绪来得更为猛烈,很多时候,信任就是如此崩塌的。
认知情绪的第三个底层逻辑:所有人都喜欢有退路
当我们有退路的时候,选择就变得相对容易,是的,“没关系,你随时可以反悔”,也会让我们放下或者降低戒备。
约会达人为什么成功率很高,不在于他的外貌、资产等,在于他在与女生约会的过程中,在每个截点都给了女生退路与选择。你要是不喜欢我,OK,你可以随时选择离开,对于女生,其实并没有损失,因此也没有太多的顾忌。
二、情绪是什么?
人会有很多种情绪,比如愤怒,惊讶,悲伤。首先我们要认知一点,情绪是个很好的东西,因为情绪能够加强事实/行为/想法的程度。
当我们产生愤怒的情绪时,实则是在强化自我的想法,因为愤怒的时候,我们是随时作战的时候;当我们产生惊讶的情绪时,实则是让一个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对的,是对自己的“动摇器”;当我们产生悲伤的情绪时,除了悲伤以外,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不要害怕情绪,要直面我们的情绪。
我们通常会被情绪所困扰,其实困扰我们的不是负面情绪,而是混乱的情绪。以一个人的求职和离职来看,他们是双标的,求职的时候会非常理性,要前景,要待遇,要发展,而往往离职的时候,却会因为看不惯老板,接受不了氛围而选择离职。所以,其实并不是我们天生就是双标的,而是在离职的时候你已经处于一种混乱的情绪下,你需要做的是学会拆分自己的情绪。
拆分自己的情绪,首先第一步是你发现问题。那么问题是什么呢?简单来说,问题就是期待和现实的落差。因此,解决问题就显而易见,两种方式:提升现实满足期待/降低期待满足现实。换言之,你所有的问题都是你的期待。当然我们的期待,也要学会区分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期待,那么你需要降低你的期待,如果是合理的期待,你就需要尽力地去提升现实。
另外想说一点,你眼中的问题就是别人的解决方案。比如以拖延症为例,首先思考一下,拖延是病吗?很多人都认为拖延是病,实则不然。拖延是我们的一种解决方案,因为这不是我们想做的事情,选择拖延是我们的解决方案,至少在开始做以前,我都是愉悦的。因此,当我们发现了问题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这或许是别人的解决方案。比如,你始终都得不到客户的信任的时候,问题真的是你的吗?也许不是。
那么这问题可以是谁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全面地进行分析,你得不到客户的信任,也许是你个人的专业和态度的原因、也许是客户有更好的选择的原因、也许是你所在的公司知名度不高的原因......所以不一定都是你的问题,你可以发现问题的时候去深入地想一下,这问题可以是谁的呢?
当你看到真正的问题了,接下来就是要解决问题了。通常情况下,在不严格区分谁对谁错的基础上(很多问题无法严格区分对错,如果能严格区分,那一定是错的人改变),谁改变?谁让步?我们谨记的原则是:谁痛苦,谁改变;谁需要,谁让步。因为不痛苦的人,可以选择现状,你痛苦,你又不能接受痛苦,那么你只能选择改变,同理,你需要,你也要选择让步。这个原则可以用在职场、婚姻、人际交往等各个场景中。
三、发现沟通背后的人
用6个问题去探讨,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Q1:当大家初次见面的时候,一般会对你有什么样的印象?(面具)
Q2:你童年最大的恐惧是什么?(恐惧)
Q3:你觉得自己的性格中,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武器)
Q4:你非常羡慕别人身上拥有而你没有的是什么?(真我)
Q5:你总是不断因为你性格上的某一点而陷入麻烦?(弱点)
Q6:你特别讨厌其他人身上的什么特质?(黑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