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 芒格说得很好:
要这样过每一天:每天都要比醒来的时候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这种进步不一定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突飞猛进打好基础…每天都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活得够老的话——大多数人都会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
以下这些经验法则也许适合你:
90天冲刺:无论是踏上新征途,学习新技能还是开始新项目,刚开始的90天请全力以赴。这段时间里你不但要学习更多关于成功的秘诀,你还得弄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做这件事,而不仅仅只是去“研究”或者“学习”,那种研究学习只能带你走那么远。大多数人甚至连这一步都走不下去。如果你能坚持下去的话,那就继续前进。万一这条路看起来真的不太适合你,那么起码也不至于会浪费太多的时间。
100次原则:愿意为了擅长而把某件事情做100次。写100篇博客文章。拍摄100个视频(这是我最近在新的YouTube频道完成的一件事情),录制100个播客,向100个潜在的新客户推销自己。
18个月周期:商业专家,《自我管理》的作者彼得·德鲁克曾建议以18个月为基准对总体进展情况进行跟踪。这个时间跨度足够长,可以为你提供足够的“数据”,但又不至于太长,令你建立不切实际的目标。
一件事:《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The One Thing)的作者Gary Keller有一条简单规则可以帮助你保持专注和高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有哪一件事是你可以做,并且做了之后,其他所有事情都会变得更容易或者不必去做的?” 你可以利用这一系统对长期目标进行逆向工程,把它变成可行动的目标以及关键绩效指标(KPI),从而在中短期内进行攻关。选择你要在18个月内完成的那件事,然后再选出每个季度要做的,然后再选出每个月、每星期、每一天要做的事。
我并没有完完全全按照上述体系去跟踪我的工作,但是在全身心投入到写作生涯当中,达到今日之水平的过程中,我的确保持着对所有这些东西的直觉。
五年的时间似乎很长。其实不长。当你把事情分解到当下并着眼于不久的将来时,5年后你就会看到自己取得的进展甚至连自己都想象不到。
就像投资账户一样,你的技能会产生复利,到头来你会比刚起步时要好几个数量级。但关键是你必须迈出第一步。
我会把这个框架用到每一个新目标或重要决策上面。如果我不愿意为之奉献五年的时间,那我就不会去做。但是一旦我做出承诺,我就会全力以赴。而这5年的时间积累下来,将会是一段高效到飞起的生活。
你肯定有想做的那件事。你知道是什么事。你只是害怕去做。
你想先知道这件事行不行得通。相信我,只要你不是太笨,并且有足够的职业道德,可以在五年内慢慢改善,那就能行得通。出发吧,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