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活就像一条平静的小溪,它永远没有止境地流淌,遇到阻碍就转弯,因为它的目的地是大海。
流入江河湖海的,都是暂时的休息,它又聪明又狡猾,实际上,看起来是世无争,实际上是遇山开石遇水架桥。
不论它是汹涌澎湃还是悄无声息,它的最终目的都是大海,所以说,不如就让它直接流过去,不死磕,避免了劳心劳力,费时费力的痛苦,累得慌。
这不是懒,是一种生存智慧,《人间值得》的作者恒子奶奶说,人生不必太用力,顺其自然地去活。
一个人,只要生一次病就会知道,没有健康,一切都是浮云。身心健康,生命的质量会增加,而寿命也会增长。
有句话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世界上是没有两全其美的事的,名与利,你只能选择一个。
贪心的人,是难以获得灵魂的安息的。
生存虽难,却不会比生活难,生存的难都不是大事,生活的难里都没有小事。
一个人,最难的是为了活的生,最容易的是为了生的活。
生存里,顺心是不正常的,一地鸡毛才是正常的。
但生活,就像一艘杨帆出巡的大船,它直嗖嗖驶向了大海,时刻面临的都是危险,不管哪一种风险,带来的都可能是死一样的体验。
智者说,没有实力,就一定学会闭嘴,不要去蹉跎岁月,对一切在暗中标好价格的东西,要学会认清现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02
据说毛姆是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人,它的故事,看起来像是简单,实际上却充满了哲理。
小说写了三个人的故事,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附近,住着一位雍容华贵的夫人,它特别地爱请客。
小说源于一场学术交流会。这位夫人像往常一样,请了许多的客人,参与学术讨论与交流,宾客们坐在一起。
它们交流着各自的眼界与学识,讨论华服与美食,分享八卦与故事,日复一日,永不厌倦。
其实,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期待在公众的碰撞中遇见未知自己的智慧。
只不过,本来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却由于利益的过渡渗透,将它们的聚会变成了面目全非。
追名逐利本无对错之分,尊重它人的生活,也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这一次,它表现得异常兴奋,听说是它的丈夫,那一位传奇人物查尔斯•斯特里克兰要出现了。
过了一段时间后,它的丈夫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果然如期的出现,它高兴地配合它张罗着宴会。
不过听说它不喜欢交际,也并不喜欢应酬,参加这一个宴会,实是为了消失在做准备,它悄无声息在宴会上忙碌着,对宾客微笑点头。
它夫人不知道的,是此刻,它正酝酿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正在准备着消失,因为它已经厌倦了虚伪的世界,看起来像是在云端,背后隐藏的都是蝇营狗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就如张爱玲所说,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如果没有痛彻心扉的感受,就不会有精彩纷呈的故事。
有一天,它真的突然消失了,它的消失,被宴会上的人当成笑话一样地被传播,有人说它与情人私奔了,也有人说,它是去做更大的生意了,还有人说,它去了另外的时空,去探索未知未来与宇宙。
斯特里克兰夫人,不肯接受这个事实,它动了所有的关系去找,最终它们在巴黎的一个小旅馆找到了它。
但令它们意外的是,它既没有陪伴的情人,也没有去做大生意,更没有去探索宇宙,它一个人,孤独的躺在一个破旧的小旅馆里。
更令人尴尬的是,它混得连乞丐都不如,它总是不分日夜地写画,但是它作的画作,一张都卖不出去,去看画的人都说非常棒,但让它们买的时候,都说太抽象了看不懂。
它感到非常无赖与无力,所以说,就只能一直都保持穷困潦倒了。
而对于它的消失,作者说,生活的磨盘总是沉重的,不过,我们也可以选择轻松点,不被它过度碾压。
在现实生活之中,这种选择可能是一种难得的奢望,因为与无价值相伴的,都是焦虑,对生活有想法的人,总会有人给它一点颜色瞧瞧,并且它们最终都尝到了苦涩与艰难的滋味。
张爱玲说,想要故事细腻动人,就要将自己碾碎,再一片片地重组,这算是一种勇敢吧,只不过这种勇敢,必定是参杂着痛苦与不堪重负。
杨绛先生曾经说,生活充满了艰难,但艰难不是我们主动的选择,我想要的是自由的生活,但生活却总是不能如我的愿。
我没有选择过苦难,但苦难也从未离开过我,既然是没有选择,那我们就一点一滴地去感受生活吧。
将生活赋予我们的美好与艰难,都写入故事之中,为世界带去一份美好吧,这应该就是杨绛先生的愿望吧,那些苦难,最终都成为了成就它的故事。
被找到的查尔斯•斯特里克兰,非常无赖,又不好说,它实在是不想再去参与它夫人的宴会了。
03
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里,它一个人躲避到了海中心的一个小岛上面,在那个像世外桃源一样的小岛,它感受到了巨大的自由。
伴随清新的空气,它的身心也变得健康了,它以往的落魄也像空气中的水蒸气一样消失了,这真的是一个相当高明又睿智的决定。
事实上,这也是一种仔细斟酌后的顺着生活。
在那个小岛上面,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作出了许多的好画,可惜的是,它没有流传于世,在它的弥留之际,它作了一幅巅峰之作,不过它最终一把火将它付之于炬。
不过可惜的是,它活着时,没有获取到世俗的认可,它一辈子都是穷困潦倒的,最困难的时候,它一个人兼了七份工作。
它去做过清洁工、油漆工、洗碗工,甚至是去掏下水道,去帮别人种菜,养小动物之类的,总之只要是活它都去干,也不知道这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坚强。
不过可喜的事是,它去世后的第九年,作品在市场上流出,世人发现它的作品,觉得它简直是天人之作,于是乎,它的作品瞬间在市场流动起来。
特别是那幅被它付之一炬的画,众人对它的神秘充满了好奇心,跃跃欲试地想要去探索。
关于这画,艺术界有一个共识,觉得最左边那一只白鸽,就是斯特里克兰艺术的灵魂,其它的混沌与混乱,代表的是世界的蝇营狗苟。
它的一生奉献给了艺术,活着时,它一生都是穷困潦倒的,但是,它的作品就是它的灵魂,将它与世界交手的过程,都融入了它的作品,用不大但非常清醒的一只白鸽,将它的灵魂注入。
这是斯特里克兰整个人生故事的小部分,它的人生充满了传奇,在成功与不甘心之中不断重复地它,将人生中的落魄,也描述地一览无遗。
毛姆在书里写道:
“世界冰冷而残酷,没人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终其一生,我们都是在寻找自己的人生归宿。
就像斯特里克兰,惨烈的遭遇没有击垮他,反而令他更加清醒。(参考资料:有书不读懂月亮与六便士,不足以谈人生)
07
小说里,还有一位异常聪明智慧,运气也非常好的亚伯拉罕。
它年纪轻轻的,就已经获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人们都为它的好运祝福,有一天,它同样选择了突然消失。
这真的是令众人想不明白,它为什么要选择消失?它消失的原因令众人费解,被众人找到的时候,被发现在压力山大一个小山庄。
它过的也是一贫如洗,对这个故事结局,毛姆说,不是所有的成就,都一定要用世俗的成功来衡量,虽然它的选择令人费解,但是它在贫穷中,眼神清醒,目光如炬,内心富足。
《清醒的活》作者说,世界上隐藏着许多我们还不知道的智慧,所以说,对生活要有敬畏,你遇到的一定都是惊喜。
每一种邂逅与唤醒,都不一定是刻意的安排,却可能都是冥冥之中被注定的选择,我们曾在生活的驱动中,不断地轮回着苦难与邂逅,只不过,这种轮回的意义是什么?
亚伯拉罕告诉我们,想要怎样的生活,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你不一定要根据生活的安排去走,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去成为你自己,去探索更神秘的世界,这就是对你自己对世界最好的奉献。
写在最后
在充满六便士的世界里,人们依赖蝇营狗苟的营生,到处是嘈杂与混乱,看似是热闹非凡,实际上,那是一种迷茫的孤独。
一种被时代驱动,不知道如何自处,只能从人群中寻找归属的麻木,这样地活,是难以获得灵魂的自由吧。
在这里,每个人都孤独地活着,像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
有句话说,在生活里,你的完美就是一种原罪,不完美才是正常的,学会各种装才是生存的智慧。
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让被蒙着眼睛的人,无法辨识,也只能在人云亦云中浑浑噩噩地度过。
在复杂的环境中,一切关系都是假的,真的只有你自己的东西,所以说,当我看见为了一点点东西就抛弃亲朋好友的人,就知道,它们的未来必定会充满挑战。
因为没有稳定的关系,与内核,是难以能获得内心的平静的。
人与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有的人,为了追求有用让自己浑身是伤,有的人为了追求让自己变得有用,让自己面目全非。
不管是哪一种追求,只要是损人利己,就不该有好结果。
时间不说话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当人们逐渐觉醒,就知道了,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与自己无关又不利的事,少去沾染,虽然说有点自私,但在现实生活中,你的无私,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没有尽头的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