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梁晓声的《人世间》后,休息了五天,始终没有打算打开水浒传这本书,可能觉得心情好点去看更适合吧?
“所谓人生,原本便是一个怎么办接着一个怎么办的无休止的过程。”这是人世间这本书中的原话,仔细想来却也不无道理,人总求万称心,可生活却时刻伴随着怎么办。
“春燕这个女人,其实挺随便的。”这是我刚刚开始看,脑子里留下的评语,后面读完第一部又觉得好像评价不是很公正。
“《人世间》年轻人之间的友谊是不需要铺垫的,也没有预备期,往往像爱情一样,一次邂逅一场电影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火花,可能并不持久,像礼花似的。但是在其绽放之时,每一朵都是真诚的。”是啊,偶尔看到二十来岁的青年男女,总感叹年轻时的一些感觉,在三十来岁后是很难再有的了。可能年纪大了就很难做出不符合该年龄段的举动,比如傻一般的笑、疯一般的玩。
“人年轻的时候,总会以为死神和病痛只会光顾别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世上没有人能永远幸运。我们应该珍惜当下每一缕阳光照射入窗的日子吧,人生有时候真的很短暂,可能28、29岁你都不会感受的到,跨过30岁,便觉得人生每往后一天一月一年都是馈赠。
如一晃多少年的“晃”字虽属民间口头语,却将那种如变脸般快的无奈感传达得淋漓尽致。
人的一生中,不顺心的事情有很多,看不惯的人也有不少,如果事事都要争论不休,会活得很累。我想我什么时候能把不顺心的生活过顺心了,把看不惯的人看顺眼了,我也就过明白了。可处在这红尘,作为普通人又无法摆脱人性的弱点,想过明白,其实很需要智慧。
很多曾求之不得的人或事,在平淡岁月里,总会失去它原有的珍贵。以前想要的很多东西,都在往后的岁月里得到过、失去过、得不到过、难以摆脱过。人总是在平淡日子里对以前心心念念想要的,视若罔闻。
人只会有少有的清醒,难有时时刻刻的对人生的敬畏。我们总会在一次重大疾病、重大灾难、失去一个重要的人、面对一些重大的事情时,才会偷偷改变了自己,可一旦过了这段阴郁的日子,人的惰性又会让自己失去对人生的警觉。我想说的是,我们终将会离开这人世,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你目前所拥有的,都是你往后的人生中弥足珍贵的回忆,要好好牵好爱你的人的手,这一世相聚不易,相聚后清醒不易,清醒后去珍惜这一世更不易。
我想起了《此生未完成》的作者于娟在书中的一句话: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