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事情是这样的。
我父母在如今离婚率不断走高的趋势下终于赶在我成年之前离婚了,那年我17岁,马上18岁,正在上高二。我被他们商量好归于我爸。我现在严重怀疑电视剧里演的那些问孩子要跟谁的桥段是完全杜撰的。因为现实里是,我父母离婚时,我不知道,我被他们商量着给了我爸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时候一切都尘埃落切,手续齐全。没有第三方会来问问我,我的想法。其实小孩的想法民政局是不管的。
在成年后与我妈的多次接触中,让我隐隐感觉到,如果我以后结婚生小孩,我妈是不会来帮我带孩子的。
我爸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最小的男孩,从来没有长大过。心智至今也不成熟。不会做饭、不会做家务、对生活品质没有要求,不求上进,糊糊涂涂过日子,生活十分贫瘠且开心。
我在结婚之后,就清晰的知道,我能指望的,能获得生活帮助的长辈就是我的公公婆婆,所以我也抱着出嫁的女儿就不是自家人的想法,法定放假期间能去公婆家就不回自己爸妈家,即使回也要少待几天,何况假期一共也没几天。
公婆在催生这件事上可以说十分努力。画大饼跟其他的长辈都一样,你生出来我们帮你带。我妈不催,生不生也不管。
当然我是在自己年纪大了以后,想好了确实是自己想要孩子了才决定要的。虽然知道孩子是自己的,但是需要长辈帮带是客观上必须的事实。我们是双职工家庭。
不过婆婆没说帮带的前提,就是她不想离开老家,她老家的亲戚多,帮手多,我和老公的工作地,她不熟悉,不愿意来。
所以,如果要婆婆帮带,那就是留守儿童。
我和老公在东北的一个二线城市工作,经济落后,我怀这个孩子的时候,我跟老公已经攒了一些存款,才敢要的这个孩子。
我们目前的共识是请月嫂。但出月之后,就没达成共识了。我不想孩子留守,想请育儿嫂,带到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再请保姆接送。我们平时的月工资是不够支付的,所以我提出花存款。我老公不同意,认为我们家的经济水准是不配月月请保姆的。但其实存款是够的。
我知道我妈不来帮我带是我首先理亏,我不怕婆婆有意见,所以我公平起见,我也不奢望我婆婆一定帮带,我做了两边都不指望的准备。但事情卡在了我老公不同意花钱。
这件事上,我最羡慕的是身边的朋友,家里住着两居室,两边的妈妈都过来帮忙带孩子。五口人也住得下。看别人家的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我婆婆如果能来,我们现在这个两居室就不能住了,我家是步梯楼,婆婆腿脚不好不能爬楼。我们得租一个三居室,住我们、孩子、婆婆和月嫂。为婆婆得是一楼或者电梯楼。又是额外的支出。
当时为什么不买电梯楼呢?因为刚毕业没钱。买了一个顶楼60平的两居室,我已经很高兴了。毕业前我一直认为我可能永远也买不起房。因为看着我爸妈确实是一辈子也买不起房。这个小房也是公婆出了50%的首付。我们还的月供已经很低了。才让我们可以攒下一些存款。
我认为自己父母离异,家境贫困,能找我老公这样的家庭已经是上嫁了。至少让我们婚后有了自己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