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加坡整整两周时间了。本以为很麻烦需要提前做好的事情,过来之后顺顺利利都做好了,真是来的有点早了。有个朋友说,你真棒,第一次去,也没熟人接应,自己就都办好啦?这要是三年前,我还能骄傲骄傲,现在嘛,还是省省吧,总觉得这种东西是我们这种中年人本就该具备的……所以无论大家说什么,还是没有特别开心的感觉,很多事情早已当成了年龄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仅此而已。对的,在我眼里最受不了的就是随着岁月流逝,自己一点长进没有,自己的能力和对世界的认知配不上自己的年纪,就像好像死在了二十几岁似的。
来坡之前润土问我说是不是大家都很羡慕我。其实有什么可羡慕的呢,大家也就是嘴上说说罢了,社交中必要的礼貌嘛。或者也许真有一瞬间的羡慕,但围墙内的人哪个没有个瞬间的向往,想出去看看呢?但真有机会就真的会走出围墙吗?我离开家之前(包括来了之后遇到麻烦的时候)总是感叹,自己真特么有病,放着好日子不过,blahblah。对啊,我在国内的日子真是好日子,吃喝不愁,有家有狗,除了济南的空气差了点,路况堵了些,其他没有任何不满意,可以说幸福指数相当高了。来了新加坡天气贼热,房租贵物价高,跟五个小屁孩住一起,天天蚂蚁在身上爬,饭不好吃,地铁又挤,晚上上课上到半夜,然后成功的回到写作业写到眼瞎的日子,除了环境好空气好,其他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夸赞的地方。况且还莫名其妙背负了“偶像包袱”,比如大家的期待、还有自己对自己有点虚高的要求……对,更多的是自己虚高的要求,对自己的期待是最折磨人的。你看看这世界上多少不幸福就是对自己抱有太多的期望造成的=。=
不过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我不还是来了么,自己想想都这么大人了,做的什么决定肯定也都是自己想好的,有胆儿作就得有胆儿继续作啊。自己选的路跪着也得走完不是咩?何况自己也不是完全裸奔,依然还有父母的支持,朋友的鼓励,既没有流落街头,也没有食不果腹,还有学上,学校环境又还相当不错,偶尔还有闲工夫焦虑一下未来,很棒棒。况且来了之后又结交了一群新的小伙伴,小的有97、98的,跟之前自己的学生差不多年纪,大的有三四十的,远的来自欧洲澳洲,近的来自东南亚,再近点来自王官庄……麦苗说特羡慕我,可以到处认识朋友,五湖四海都不能概括了,七洲四洋好像也没这个词。我说没用啊,我跨越辣么大文化差异认识外国友人,最不纯洁的目的不就是想练习一下口语么,结果来了发现需要练得是听力啊,不仔细听根本听不出来是英语。再说了,即使我纯洁的目的达到了跟这些人成了朋友,等我回国了这票人也不会跟我回国啊,认识也就是认识,以后恐怕也见不着了啊。不过今天想想,这话说的也不对,交朋友就跟读书一样,并不是每一本书都对未来有用,书上的知识也未必能一辈子记得,但是你了解了啊,你的边界扩展了啊,你知道了某种东西居然是存在的,你知道居然有这样的价值观、这样的生活方式,认识了各种各样人生不同的可能性。
那又怎样了,扩展了边界最终也还是要回归自己的世界呀。嗯,不过我想看过了不同种可能性之后,人会豁达一点吧。我们遇到过离开的人,遇到过留下的人,遇到过经历长途跋涉完成梦想的人,也遇到逐梦途中停下脚步的人,遇到过归来的人,也遇到过从不回头的人……我们遇到的这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是我们自己,只是选择不同罢了。我们可以羡慕任何人,可以选择去成为任何人,却最终成为了自己。豁达什么呢?可能就是终于在一次次的选择题中,了解了自己的心,能比较坦然面对自己的选择了。也终于了解每个人在每个人生阶段的priority不同,选择就会不一样,我们可以羡慕,却终究还是选择了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可以遗憾,却不再后悔,虽然舍弃的未必不那么重要,但是选择的是对自己更重要的。
说这么多无非又是碎念,只是想提醒自己要时常复习一下自己的本心,不要陷入普遍的焦虑,既然选择的总比放弃的重要的多,那么结束的就请放手,当下的就好好珍惜,既然做了选择也就不再患得患失,认真走好脚下的路吧。
P.S 这周还有时间浪一下,下周正式开启学霸模式(一只放不下“偶像包袱”的自恋果)。唉,不过我觉得对自己有点要求比较好,虽然又累又容易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