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两件过去的事,发现都和目标感有关,决定写下来。
一
毕业那年,压力特别大。
全球金融危机,工作难找,机缘巧合去了保险公司做销售,没有底薪,没有人脉,靠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成了新人之星,但是当时的收入也仅仅能让自己维持温饱而已。心里还一直惦记着助学贷款的钱要怎么还。
屋漏偏逢连夜雨,老妈被信任多年的好友骗进传销,家里本用来养牛的几万块农业贷款,就这么被骗的血本无归。银行的最终还款日越来越近。
作为家中长女,也是唯一已经步入社会和工作的孩子,必须揽下所有的责任。于是离开熟悉的环境,兜里揣着700块钱来到上海找工作,也多亏有同学的帮助才能顺利入职(如今想起来依旧感念)。租不起房子,就在同学的住处打地铺,度过了人生中最窘迫的阶段。
时下最紧迫的任务是要在4个月之内先还掉1万的贷款。工作还在试用期,每月工资补贴加起来在3000多一点,大城市的消费水平也初有见识,说实话,自己心里也没底,能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然而,压力会逼着你成长。如今想起来,才知道那叫目标感。
当时的做法是办一张存折,每个月发了工资就存2000进去,因为存折取款很麻烦,这就相当于强制储蓄,给消费设置障碍;
剩余可支配的空间已经非常小,逛商场最多带20块钱,这决定了你只能吃顿饱饭,琳琅满目的商品与你无缘,它们只是刺激赚钱欲望的工具。
公司有每天10块钱的午餐补贴,因为没有条件自己做饭带饭,所以无论是外卖还是快餐店,都不能超过这个额度,6块钱一份的酸辣土豆丝吃到吐。(这么做的副作用,就是身体营养失调,后来持续长痘多年找不到病因。当然现在不会这么做了。)
最终,加上同组的两个同事各赞助的500块,还贷任务告一段落。也成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事件之一。
此后的日子里,再也没有这样的经历,甚至在后来还清了所有债务之后,有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整个人没了目标,消费也没有节制,收入增加的同时,居然还成了月光。
这种目标感,是外在的压力迫使形成的,属于消极的目标。如果生活中总是充满这样的状况,那就太糟糕了,因为达成了你不会更好,达不成会很坏。
我们更加需要的是积极的目标,达不成不会有变化,但是达成了会很棒。有句可能不是很恰当的比喻:雪中送炭易,锦上添花难。
积极的目标感,是拉开人与人距离的很重要的因素。
二
八月份,我参加了理财规划师的考试。从开始看书到考试,一共准备了两个月。
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考,只是想系统化的了解这方向的知识,所以买了专业性强一点的教材来看。看着看着,发觉这东西其实并不难,索性报个名考个证吧。
因为这个考试必须通过机构报名,有幸结识了答疑群里面一批备考的同学,90%是从业者,我属于那10%外行里面的。开考前两周左右,机构给了一套押题,说是能覆盖到80%的考试重点。对于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种考试的我来说,认为还是比较有用的,至少让我知道出题的类型和方式。
但是戏剧化的一幕就是,考完第二天,群里面就吵个不停,原因在于大部分人觉得本次考试题目偏难,不容易过。
有些人已经是用的补考机会,这次过不了就要明年全部重新考,费时费力费钱。
有些人是因为所就职的银行或者理财机构硬性要求年底前必须拿证,这次过不了的话,今年肯定拿不到。
所以这些人把责任全部怪到了考试机构的头上,指责考前押题根本没用,一个也没考到,被忽悠了,要求给个说法。
其实那一刻,我觉得蛮搞笑的,因为提出质疑的清一色都是从业者。难道学好这些知识不应该是你们执业的基本功吗?把目标定在考60分,是不是有点太说不过去了?而且这个证书上是会显示考试成绩的,就算侥幸过关,以后拿着60分的证书去给别人看,不觉得不好意思吗?
后面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也很意外,自己居然考了上海地区第一名,考试机构还特意写了一篇推送《对话高分学员|从门外汉逆袭优秀学员》。采访的时候,我自己也在思考,为什么我作为一个外行可以考好,而那么多从业者却纠结于押题能否帮他过线?
也许,目标不一样。我是为自己学,想把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所以更加用心。
三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类似的故事,有目标感和没有目标感,结局不一样。
还有些事情看起来很难,但是学会设定合理的目标,一切也会越来越好。马拉松很长,但是如果把每一段路都当成一个单独的目标,会更加容易完成。
明白自己要什么,每个阶段全力以赴,就会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