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写了关于找到自己的所爱的文章,写的时候很愉悦,可没想到有种危机同时也渐渐逼近我——当感觉自己那段时间什么都顺的时候我优越感的惯性会被唤醒,骄傲也会被唤醒。
看《箭术与禅心》的时候有这么一段描述:当作者终于射出那自然而然的一箭后师傅马上起来鞠躬,可又非常严肃地说:“不要分心,这一箭不是你射的,而是它射的,你当什么都没发生过,继续练习!”
我第一反应不懂为什么师傅要这样说,做到了也不能夸一下吗?日本人的精神真严苛啊。
直到那天我在一个群里带话题,一上午都处在自己以为这样聊可以的状态下聊。唐老师私信我说了这种带领是不行的,我心里咯噔一下耳朵麻得触摸也没有感觉的程度。做错事身体的自动反应又来了,心跳得非常快,特别想逃可又无处可逃。
想起王老师常提醒我们和这些感受多待一会,我便放下手中的活闭着眼睛数呼吸,当时很想哭,可是没有让自己哭,有点压抑而不是耐受情绪。脑子不停地问自己:到底要怎样做?到底要向哪个方向努力才能做对?我是不是很糟糕?
哎呀,写下来才惊觉我在求更多的关注,我有没有做对,做好,要被夸了才心安,也处于对陪聊惶恐的状态里,生怕出一点点错误。执着地证明自己能不能触动别人,现在才感觉这初心不对劲啊。
在谦卑的修行里我走到另一个极端了,太示弱,把谦卑理解偏了。唐老师提醒这样会让人感觉不真实,不想聊下去。冷静下来后回看了全天自己的发言,是的,示弱并不能让群里活跃起来,还有种越说越吃力的无力感。
联系到箭术师傅说的,射好了这一箭不代表什么(同理我目前的状态很顺也不代表什么),只是到了那个点他射出去了,我简单粗暴的理解是人的状态对了,也不能太沉溺愉悦当中,不然下一箭就会被你的心影响了(接下来要做的事会被动荡了的心影响)。
修行就是这样,当我某一个菱角突出来了会有匹配磨菱角的事情来修我,引领我逐步迈向稳定。
这次体验难能可贵,难以用言语表达沉溺与不沉溺的感觉,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沉溺了也没关系,只要带上觉察便能把自己捞起来。继续练习觉察。
目前老师是我的助力,谢谢她每一次都耐心地提醒我,希望以后自己多练习到可以自己觉察出来。
关于陪聊暂时没能聊得很自然,那就先让这种不自然飞一会儿吧。多调动感受去观自己在说话时发生了什么是唐王给我的良言,收进心里捂一会儿,静待破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