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金被誉为“现代惊悚大师”,一生笔耕不辍,在30多年内写了40多本书,总印数超过3亿册。更令人惊叹的是,有超过70部电影和电视节目取自他的作品,比如说,《肖申克的救赎》。
在斯蒂芬•金的眼里,作家这个群体像一个金字塔,是分层次的。最底下一层是坏作家,再往上一层是称职的作家,然后再往上是好作家,最顶层的是伟大的作家。
虽然斯蒂芬•金自谦自己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然而,事实已经证明,斯蒂芬•金的确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所以他的写作经验还是很值得我们虚心学习的。
第一个经验是多读多写。
这个经验看似是废话,然而却是斯蒂芬•金认为提高写作水平最重要、最实用的一个建议。
多读是很好理解的,如果没有强大的输入,是没有办法有输出的。
当有了一定的输入量之后,就要开始练习写作,这就开始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弄懂了某些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觉得已经完全懂了某个概念,然而,真正开始动笔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逻辑链条的缺失,从而让自己写不下去。可以这么说,只有真正懂了才能写出来。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写作,是觉得自己写得不好,然而,写作作为一个技术活,也遵循着熟能生巧的规律,必须多写才能熟练掌握这个技能。
写作不但是个技术活,还是个体力活,就如我最喜欢的作家村上春树,他说他常年坚持长跑就是为了让自己有体力可以继续写下去。写作作为体力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就如种地一样,如何让种地不辛苦?那就每天都种地,养成种地的习惯,久而久之,习惯了,麻木了,就不觉得累了。
第二个经验是写你熟悉的事情。
你熟悉的事情或许会让自己觉得有点枯燥,然而对于他人来讲确实陌生的,如何用平实的语言把自己的生活讲给别人听,这是踏上写作之路的最佳途径。
很多作家的作品都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彰显,例如琼瑶的《窗外》、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冯唐的《春风十里不如你》等
第三个经验是情境比情节更重要。
这是斯蒂芬•金写小说的体会。小说家往往重视情节的设计,斯蒂芬•金说,你不必费心设计情节,如果有一个强大的情境,如果你的情境设计气势恢宏,情境会自动推着情节走。
据说列夫托尔斯泰在创作 《安娜卡列尼娜 》之初,是没有设想过安娜会死的,所以当写到安娜死去的时候,列夫托尔斯泰控制不住的泪流满面,别人问,这个人是你写的,你可以让她不死呀,列夫托尔斯泰说我已经控制不住了。这就情境会自动推着情节走。
即便我们不写小说,这个原理也一样使用。你把想要回答的问题弄明白了,思路也就清晰了,结论自然而然地会涌现出来。
第四个经验是要简洁。
斯蒂芬•金讲到,无论是描写景物、人物内心活动,还是人物对话,都要简单清晰。
这一个经验尤其适合我们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已经没有耐心去读长篇大论,要学会尽量删减要写的内容。
第五个经验是一定要改稿子,但不必反复修改。
一气呵成犹如天成那是天才才能达成的境界,例如李白醉后写诗,例如和菜头迷迷糊糊写的文章等,不过后来证实说多为民间传说,其实即便有,也不能算是这个作家最好的作品。
斯蒂芬•金的经验是改两遍就行,写完初稿,最好能够搁置一段时间,冷却一下,等你再读的时候,就能发现很多原来没有想到的问题。
斯蒂芬•金的修改建议是:第二稿篇幅=第一稿90%。
第六个经验是一定要把控节奏。
斯蒂芬•金是写小说的,他讲的是小说的故事进展节奏。同样,作为我们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不管写什么,都不能节奏太慢。如果开头200个字还没有吸引读者的兴趣,这篇文章很可能就算失败了。
第七个经验是关于上不上写作课的问题。
写作能力能在课堂上被教会吗?很难,就如游泳能力能在课堂上被教会吗?很难。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变成文章高手,有的人是练不出来的。同样,也没有一个天才作家是在写作课上学会写作技巧的。但是,如果你还算是一个称职的作家,不妨上上写作课,因为有一些写作的技巧是可以传授,至少是可以供你借鉴的,除此之外,写作课上的分为、仪式感,以及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都能激励你坚持写作。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开始写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