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去学习了两天教练核心技巧。
去之前,只是想学点教练技巧用来提升培训效果。
但,两天学完之后,有更深的感悟。
我的题目中,为何用“智慧”而不是“聪明”?
我认真思考过,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的:
聪明是寻求他人的认可,
智慧是对自己的交代。
教练,显然属于第二类。
接下来,说说我的感触与思考。
【提问】
提问有什么价值呢?
它有两个特别重要的价值:
1。提问给对方创造一种舒适感,愉悦感和掌控感。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表达代表权力。
在一个平等对话过程中,表达多的人,会产生一种权力感,主导感。
比如,记者采访名人,比如徒弟请教师傅,比如粉丝遇到爱豆,谁会表达的比较多?当我们愿意让对方多说时,传递了一个信息:你比我更重要。
提问是一种让渡主导权的暗示。
2。提问给自己争取信息主导权,更利于达成目标。
提问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在交流过程中,谁获取的信息越多,那么谁对于信息的掌控力就更强,做决策的能力,效率就越高。这如同,你比对方看到地图更大,你就更能做出合理的路线规划。信息是一种对话中的稀缺资源。
理论上,每一段谈话,我们都应该更多的去争取这种资源。
提问就是挖掘信息资源的最好方式。所以一旦你的提问越来越多,对方就会说的越来越多,那么相当于你获取了更多的资源,不管对话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都将有利于发起者,更好地达成结果。
所以,提问是一个让对方愉悦,
让自己获益的交流方式,那我们为何不多用呢?
好,当我们愿意多提问时,问题来了:
如何提问?
这两天中我们学到的八个角度和十个误区,提问的难度可见一斑。
我举一个例子。
有一次,我的一位内训师学员现场试讲。他为了增加互动,就用了提问。他先让学员们玩了一个游戏,然后就去采访游戏中没有完成任务的小组长。问他:这个游戏刚你们为什么失败了呀?
他这问题一问出来,我就知道坏了。
果然,小组长说:我们没有失败。你刚才规则没有说清楚,我们第一个出场,做完之后你才说那是违规,这不公平。所以规则不清楚的游戏,就不能说失败。另外,这只是一个游戏,我觉得我们小组每个人都参与了,大家都积极投入了,这就是一种成功。
这个学员本想让他们分享失败的原因从而来引到自己的教学主题上去的,这样一来,场面就有点尴尬了。
为什么他事与愿违了呢?
其实是问题没有提好。
那这个问题要怎么问呢?
可以问问这样他们:
刚才这个游戏结束以后,
你们小组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样的方法,
能让这个游戏的最后成绩更好一些?
对比一下:
一个是问你们为什么失败?
一个是问你们可以怎么做的更好?
那么被问到的人会有什么样不同的感受呢?
再比如:一个员工迟到了,你想问他迟到的原因。你既可以问他“ 你为什么迟到了?”你也可以问他“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你无法整准时到公司”。
提问是用语言来进行表达的,那我们既要选好角度,也要注意措辞。
否则,即便我们有提问的意识。依然不见得能够创造我们想要的氛围和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全息聆听】
我们都知道倾听很重要,可是实际上我们在对话过程中常常会忘了这件事情。倾听,难在哪里呢?难在克制。克制住自己的想法,克制住自己的表达欲望(因为表达代表着权力,权力诱惑着我们)
我们在倾听的时候,天然会有一些阻碍。在这次的练习过程中,提问就成为了阻碍。刚才我说了提问千好万好,可现又说它是阻碍,怎么理解?
在练习中,我发现,因为我们还不能快速,自然的问出好问题,有时甚至问不出问题,为了提升提问的整体性和逻辑性,提完一个问题之后,我就会在脑海中想下一个问题。不断的在题库里面去搜索,可是当我搜索问题的时候,包括组织语言的时候,实际上这个倾听已经不存在了。
如果把大脑比做一个有容器,这相当于我们预先封闭了一个空间,那么容量自然就小了很多。这种空间封闭的越多,我们能装的水就越少,倾听就越无效。那这个空间是什么?有可能是逻辑思考,比如想下一下问题;也有可能是主观判断,也有可能是情绪,也有可能是动机。
“判断”这个阻碍,比起逻辑思考,会更隐蔽,更深的阻碍我们倾听。
要打破这个阻碍,就要区分评判和事实。比如:“我是一个认真的人”,“爸爸是个好人”,这些话我们自己当然会觉得是个事实。可它是个评判。
你可能会说,实际上,
我确实是大家公认的认真的人,爸爸确实是大好人。
评判可能是事实,但事实不是评判。
区分事实和评判,难就难在“角色抽离”。
评判是第一视角,事实通常是第三视角,需要去角色化。
当然,这事若较真了,也值得深思。
来,我们开开脑洞。
有一位老师说过,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主观的世界,没有事实。
细想,我是认同的。
比如:
这是一张桌子。
这是事实么?
听起来好像是,但不一定。
我若坐在它上面,从而可以伏在更高的桌上吃饭,它就是一个凳子。
你可能会说,它的名字还叫桌子呀。
可美国人叫它“table”呀。
你可能说只是发音不出而已嘛。
那在蚂蚁眼里呢?
在乌龟眼里呢?
还是“桌子”吗?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我们定义的世界,
连“我们”都是我们自己定义的。
人类以外的视角,
我们定义的对象又是什么呢?
沟通中的角色抽离,只是从第一视角抽离,我们说的评判也只是不用“我”作为视角看待世界而已,只是所谓的“事实”。
我在学习行动逻辑时,和同伴们讨论第1视角,第2视角,第3视角,第4视角,第5视角时,感受到了更大的世界与“客观”。
你若有兴趣,可以想想,超越“你,我,他”的第4视角是怎么样的,第5视角又是怎么样的,我保证,你只想象出来了,会有一种“惊喜+恐惧感”。
好,说回来。
作为普通人,我们先从抽离第一视角开始吧。
当天的学习,
老师讲了3F倾听(事实,感受,意图),
也讲了,练了全息聆听——七个维度。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如何能更好的做到3F,或是全息聆听呢。
我想到了一个概念:黄灯思维。
什么叫黄灯思维?在交通灯里面,红灯停,绿灯行,那么黄灯是干嘛的?
黄灯是提醒用的。让你知道接下来要变颜色了,让你知道红和绿要转换了。
黄灯思维就是能时刻要觉察,要区分。
这是要在脑海中随时可以亮起黄灯提醒自己。
起初,自己都是很难自我识别的,那么办?
反馈。
【反馈】
如果说提问与倾听是让对方想跟你交流下去,那么反馈就是给对方赋能。反馈是一面最直接的镜子,真实的,全面的自己就在镜子里。
这个过程与原理,王老师用乔哈时窗做了特别好的解释。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从“我知”向“我不知”移动的目的是扩大公开区,但有个前提是“愿意接受反馈”。
这一点我的感受特别深。理论上,我们都知道“反馈”是个好东西,但真正面对反馈时,很考验人的坚强与自信。反馈通常都会裹着黄连。很多人对反馈,其实是叶公好龙。口口声声说你一定要真实给我反馈哟,多说缺点,可你实诚告诉他做的不好的地方时,他会用下一次更远的距离来真正表达自己的态度。你回想一下自己有多少次把看到的缺点硬生生憋回去了?
爱,真的需要勇气,
反馈,真的更需要勇气,双方都是。
(关于反馈的可贵,我写过一篇小文:你会不会被虐还很开心?我会!)
我想到两个例子。
一个这两天的学习现场。
我们组的两位伙伴,在提问练习时,中断了。被提问的同学说,我听了你的提问,不爽,我不想回答了,提问的同学很尴尬。幸好,对话并没有随着练习中断而停止。被提问的同学慢慢表达了自己情绪变化的原因,提问者认真耐心的听,略有所思。学习结束后,提问者群里总结时,感谢对方的坦诚,引起自己的反思后自己成长了。
这是一个多么经典的反馈案例。
一个提问练习,被做成了一个反馈案例,
这是学习的意外之喜。
第二个例子是我自己的。
在刚刚完成的4期企业内训师的培养项目中,前三期结业时的学员点评,我都会尽量跟每一个人说优点和改善点。 在我看来,让他发现缺点,对一个人的成长营养价值更大。所以,我认为建议是最好的礼物。
后来我发现可能事实并不是这样。对于还停留在紧张,怯场,没信心阶段的学员,建议可能是一封判决书。即使你说了表扬的话,他也会自己过滤掉,因为他充满了对自己的否定。
所以,第四期我做了调整。我跟大家说:我会找出每一个人真正的,独特的优点,毫无保留的说出来,这些是我的基础功能。但,如果你自己觉得只听优点不够,还想听建议,想要增值服务,那你就在我点评完后举手,我会把记录下来的建议告诉你。
最后,效果出奇的好。
实际情况是: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举了手。
这种建议,才能被收到。
回想一下,
之前我给了多少自以为是的建议呀。
发心是好的,但他不需要。
反馈不是一个人的事,
它跟爱情一样,是需要两厢情愿的。
同时,我反馈的目标是什么?是让学员更好。
那什么可以让他更好?
可能是鼓励表达,可能是缺点建议,可能是什么都不说,而我之前是把我的喜好当成了别人的喜好。这是典型的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冷”
【中正的状态】
这是以上三个技巧的基础,底色。
把这个部分放在最后,我想可能是因为它最难吧。
这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无分别心”。
对于这个部分,我的理解与反思是:
要有善意。
我跟王亮老师请教了一个问题:
如果有企业给高管采购了教练服务,目的是想让教练把高管留住,让高管要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那怎么办。王老师没有直接回答我,但她说:不是所有的教练都会接这样的单子。若她接了,一旦开始教练后,她与高管的对话是要保密的,她也会签单前告诉企业,她不保证这样的结果。
总结来说,教练的第一服务对象是被教练者。
这并不代表企业的诉求不重要,同时也有可能通过教练达成企业的目标。但,这是在服务好第一对象的前提下的目标。这个排序很重要。不同的优先级,就会直接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个原理,如同讲团队课程时的“第一团队”。第一团队是什么?不是本部门成员组成的团队,而是你与平级的其他管理者组成的团队。
那“第一服务对象是被教练者”,说明了什么?
说明:极大的善意。
任何精心粉饰的包藏祸心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
任何朴素简单的善意都会在将来某时闪闪发光。
【结语】
王亮老师让我印象深刻,十分佩服。
佩服原因有二:
教练通常极具亲和力,我的刻板印象中就必须是湿润如玉,但王老师两天的时间里,既有激情风趣,又有春风温暖,随时切换,语言凝练准确。这看似矛盾的能力却和谐在她身上融为一体,值得佩服。这也让我有成为教练的信心(我此前一直担心我的风格不适合当教练)
如她所说,教练技术背后,是教练哲学,是生命态度。她的很多观点,远远超越了教练技术这个范畴。我曾经坚信,没有生活阅历就别想走教练的路,因为很多事看不透,悟不了,所以我一直没有接近教练技术是我总觉得火候不够。我现在更新一下观点:只要有深入的思考与洞察,有言行一致的练习,无论是谁,都是可以成为教练的。
整个学习过程,王老师都是以身示范,用教练的思维和状态上课。比如她与一位同学在台上练习状态线时,完全可以忽略全场的走动,休息与议论,这种不思而为的行为,才是言行合一的榜样。
比较荣幸的是,最后的教学活动分解环节我代表小组发了言,把其精巧设计得以转述与人。这与我在TTT中使用的“拆招”教学法一致。能够在公开课,完全对外的情况下,公布设计原理,这份坦诚值得称道。当然,海底捞你学不会,这套教学方法能拆但很难学会,因为,这样的课程,人比技巧重要。
参加的几十位伙伴,大多数并不是想成为教练,很多只是想解决困惑,换个角度看问题,或改善某一个自己不满意的处境,但我相信,人人都会有触动与收获。学习本来就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买卖,更何况,这次学的是底层代码,是生命态度。这如同一场春雨,滋润过大地后,自有奇花异草,万千物种。春雨只管滋润,万物只管生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