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父亲为我把航向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一路上有许多像季炳章老师这样的贵人扶持着我。有的是我老师、有的是我领导,有的一起共过事,还有的根本就不认识(比如在第29篇中提到的我体检时的那个老医生),前边说到的方以新老师,新兵连的丁德生连长,宣传股的季炳章老师,后边还会说到的团政治处张作良主任等等。还有新闻单位那些亦师亦友亦兄(姐)的朋友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对我帮助支持,把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青年,带上了光明宽敞的新闻宣传事业大道。我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我知道感恩,但我感恩的方式不是挂在嘴上的甜蜜,而是铭刻在心中,付诸在传导爱心上的行动。我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对年轻人地培养和帮助,我从来都是不遗余力,我把帮助年轻人当作是积德行善的事。
说到帮助扶持我的贵人,还有一位特别值得感谢,他就是我的老连长张德佑。没有他当年把我要到修理连,宣传队解散时,我肯定分配到施工连队,也就早退伍回家了。
而且,张连长不仅仅是把我要到修理连就不管了,我在修理连的时间不长,两年的时间里,他对我的关心爱护无处不在。放在班里锻炼,提拔担任班副,送到通县学习,喂猪磨砺意志,抓紧写作学习,能想到的,他都为我想到了。
后来我到团里助勤写报道了,张连长不仅经常给我提供报道素材,有时候还和我们合作一把,一起写稿子:
还有,记得在讨论我入党的党小组会上,我汇报了工作、学习和思想体会后,大家在讨论时,大部分同志是认可的,但也有位班长认为我是新兵,还应该再考验一段时间。排长王其林一锤定音:“考验什么考验,对新同志不要求全责备。”我这才过了排里这一关。
前几天,我把回忆录中与修理连有关的章节发到了修理连的微信群中后,战友们反响十分强烈,不少战友都回想起在修理连的人和事。战友张建龙说:“看着你的回忆录,总觉得你很幸运,处处有人关照,有什么事还能和你商量。”
的确,我是一个幸运儿,而最幸运的,是我有一个为我人生掌舵的好父亲。
在我一生中,有三次面临重大的人生转折,都是父亲掌舵才扭转乾坤。
那还是在我的儿童时期,当时弟弟妹妹都已经出
生,再加上哥哥,我们家兄妹四个,那时农村生活水平低,生活困难。就在这时候,我表叔来到我家,他和表婶没有子女,特别喜欢我,想让我爸爸妈妈把我过继给他当儿子,那时我才10岁左右,过年时总会去给表叔表婶拜年,记得他们家屋后就是小学,在家就能听到朗朗读书声,而且每次去的时候,表叔表婶总是给我做最好吃的东西,所以不懂事的我愿意去表叔家,母亲也松口了。就在这关键时刻,父亲回来了(父亲在公社供销社工作,工作忙,平常不回来,一个月左右才回家一次),一听说这事,埋怨我母亲糊涂,一口否决了。长大后才明白,表叔他们那里是丘陵地区,经济十分落后,如果我去了他们家,也许这辈子就是个种地的农民了,而且表叔表婶都是没有文化的老实巴交的农民,尽管很喜欢我,但不会对我的成长能有什么大的帮助。
第二次,父亲送我来当兵,这一段已经在前面的第28、29节中说过。
第三次,让我留在部队安心工作。我在部队提不了干,也立了功入了党学了技术,再干下去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了,就有了退伍回家的想法。我想起上次探亲时父亲跟我说过,县供销总社的领导知道我在部队搞新闻报道工作,笔杆子不错,就跟我父亲说,如果我退伍回去,可以顶父亲的职,到县供销总社来当秘书。我把想退伍的想法跟团政委李耀辉汇报了,李政委是1976年到我们县去接兵的首长,我是他接来的兵,所以对我还是非常关心的。他说,部队缺少写作人才,有些舍不得我退伍,想留我在部队多干二年。但他也说,让我写信问问父亲,如果确实我回去能到县供销总社当秘书,部队也不好硬拦着。他说,也不能因为部队需要而耽误了我的前途。我根据政委的意思,写信给父亲表达了退伍的想法,请他回信就说我退伍回去可以当供销社的秘书。不久,父亲回信了,但是父亲在信中说,让我服从部队的安排,安心在部队干,什么时候部队同意我退伍了再回家。
我听了父亲的话,安心在部队好好干。还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万没想到,又有一次机会来到我面前,1981年秋天,部队收到指示,为了培养和挽留优秀的报道骨干,可以从特别优秀的战士中破格提拔几名干部,一个师才一名指标(乖乖,差不多万里挑一),我有幸被选中。以前,提拔一名排长,团里就有批准的权利,可我这个排级干部,师里都没有权利批准,要报到铁道兵总部去特批。1981年11月,我被批准破格提拔,从此,我实现华丽转身,成为年轻帅气的军队干部、穿四个兜的军装,农村的铁锹扁担,真的被我甩掉了。
但是,这次的提干,仍然是一波三折,差点儿没把我打趴下。
且看下一回:好事多磨诛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