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扎扎实实学好汉字是重要任务
学习语言材料,除汉字,词语、句子、篇章,还要学习语言的经验,组词,遣词造句。
日积月累,不是死记硬背。
低年级:分类整理汉字,积累;中年级:初步梳理;高年级:专业梳理
指向核心素养的提升,避免死记硬背,联系生活情境中积累与梳理,向未来,是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必需的关键能力。(现实生活的妙用,七夕征句:不要问我心里有没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
关注字感培养,提升学生自主识字、准确运用的能力。
培养良好语感,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儿童的言语品质。语感表现为不需要可以组织就可以表达思想,不需要可以分析,就能够分辨和判断言语真实的敏锐性。
设计原则科学性,强调教学设计的学理依据,强调汉语汉字自身的特点与运用规律,而不是知识条目的死记硬背。结合学习主题,将整个学习内容学习进程都置于情境中
二、各学段解说
第一学段:常用字,笔画简单的字(最重要的是汉字)。汉语拼音,记录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儿歌、短小故事。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在日常交际中使用拼音和普通话。
设计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儿童真正亲近汉字、触摸汉字背后的文化和内涵。诵读经典语文材料,培养语感。大声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不是逐句讲解
第二学段:在真实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独立识字与写字,初步梳理常用汉字形音义的联系
关注校园内外汉字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情况,整理自己的发现和同学交流。
诵读积累成语典故中华文化名言短小古诗词和新鲜词语精彩句段等,丰富自己的词汇
在分类整理汉字基础上,进一步连接生活,大量积累汉字
第三学段:多种方式主动独立识字,注意词语感情色彩,开展校园内外讲普通话等。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三、建议与实操
联系儿童生活,创设学习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识字教学要联系儿童生活,关注儿童学习心理和汉字构字特点,科学灵动进行
科学设计大单元教学。(基于教材的设计,自主开发学习主题,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识字,激发识字兴趣,发展独立识字能力)
乱象:大单元主题教学,盲目跟风,模仿高年级。低年级学生认知局限。不要脱离情境。分散学习。不适合的,就老老实实一篇篇教
发展独立识字的能力关注识字的顺序,积累常用字和基本字。尝试发现汉字的规律,初步培养良好的自感。
如善,美,小羊咩咩叫。美,不要说王大妈,头上插着两朵花
培养自主积累的习惯。分类整理汉字,诵读记录语言材料,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积累,不是纯粹摘抄,如果引起厌恶就是不好的。再比如扩词,在语言运用情境中去积累。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只是这样也不合适的。
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关注识字的顺序,字跟字之间的有序关系,学好独体字是学习合体字的基础。学习汉字部首。生字开花?学生把花送回给你。掌握好部首(字理识字?)围、困、国
学好形声字,根据这样的声旁类推和猜测相关形声字的意思。
有些形声字同一声符意义想通,可以去归类解释词义。包跑炮。。。。
自主积累的习惯,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分类整理汉字,梳理常用汉字音形义的联系(如梳理具有最有年味的汉字)——按照汉字字形结构等规律梳理学过的汉字
诵读记录,养成习惯(多种方式记录)——诵读积累,分类整理(中年级)——分主题梳理,读写运用(高年级,如24节气,积累相关语言文字积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
高年级,鼓励学以致用,关注整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用任务群的思维重新审视教材课文。关注学科素养(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课内外结合,大语文观)超越课堂,向课程要质量:课堂定位,知识学习走向问题解决,知识技能走向知识迁移。
举例:二下?神州谣、中国美食。(学习任务群是很大的吗?根据情境任务来看。中国美食,快要过端午节了。美食菜单,任务一:买菜,食材的词语。素菜、荤菜。调料。任务二:做菜,火字旁、四点底,形声字的规律,做菜视频,联系生活经验。煎,用火的前端。爆,暴雨。任务三:上菜啦!你的拿手菜,重新组合,你可以怎么搭配出什么新菜?整合语文园地,吃到的是什么滋味。课外拓展,舌尖上的汉字。
自主开发相关学习任务群:创设人物情景,开展实践活动,完成系列任务。(学习跨度有时是一节课,有时是两天,有时是两个星期)需要整合
举例大的:食在金陵。收集梳理典型美食。任务一、行走金陵寻觅美食:出示金陵代表性美食,引导学生读准音,再联系生活实际,用游戏的方式和图片对应起来。通过学生自主思考与讨论,制定路线和时间,在金陵美食一日游的大情境中开启学习。任务二:感受金陵美食滋味,按照8点早饭、12点午饭、16点下午茶、19点晚饭,感受金陵美食的滋味,初步了解美食的制作过程。在情境中用多种方式识字“食、馄饨、乌、肚、糖、盐、鸭”,勾连汉字音形义,认识偏旁:食字旁、米字旁、月字旁,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
任务三:评选金陵美食榜单。共同评选,把大拇指贴在旁边,采访理由,唱票。课后小挑战,大众点评。
四:招募美食小达人。创设美食街即将开张情境,推荐美食进驻。拓展童谣中的金陵美食,用南京方言大声吆喝。积累故事中的美食,了解苏东坡及笔下美食。
五:厨神争霸赛。继续创设情境,在美食街举办小小厨神争霸赛,医学生会做的菜肴为切入口,运用多种方式感受美食的多种做法:利用道具现场呈现,补充相关美食俗语,视频中展示中国刀工,推荐美食绘本。在游戏情境中,积累语言材料和经验,领略神奇的金陵美食、中华美食。
六:均衡营养搭配师。请学生扮演,伙伴共同学习,合作完成一日均衡饮食推荐卡。通过课后小挑战,延续本课所学。鼓励学生品更多味道,寻更多做法,做中华美食的宣传者。
举例高年级:创建线上汉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