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会遇到8万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真正能与你产生持续关联的也许不超过10个,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做加减法的过程。
前阵子我的一个好朋友搬家,还记得上次搬家的时候,她的行李多得叫人吃惊,就像随嫁的嫁妆,一台小卡车勉强能装下。而这次我去帮忙的时候,发现她早已收拾好行李在客厅等我,一眼看去客厅的角落放着一个26寸行李箱,以及两个加厚的大牛皮纸箱还有一袋棉被。
我好奇地问:“你那一卡车的行李呢,都提前寄过去了吗?”
朋友说:“没有,就这些了,那些没太大用处的东西都被我处理掉了,我现在是极简主义者。”
她冲我做了个鬼脸,“极简主义者”这一词让我想起之前看的一本书《极简生活:简而美地活》,作者用淳朴的文字向读者传递着“断舍离”的概念。
懂得取舍,把生活变得简单一点,才会有精力去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而我也渐渐发现,生活中那些精致的女人,都懂得给自己做减法。
删掉朋友圈无关痛痒的“好友”
要领悟“断舍离”的精髓,第一步应该是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朋友圈。
工作以后,微信好友数瞬间“膨胀”起来,从原来300好友涨到好几千,微信群更是多不胜数,提示栏从早到晚都会有清不掉的红点。
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加上的好友,也许只在第一次聊天后便成了列表中的“躺尸户”,朋友圈更是鱼龙混杂:做微商的、秀娃的、晒旅行的、吐槽琐事的等等。
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想看朋友圈,也不愿意在上面分享你的生活,你把朋友圈设为仅半年可见,把该设为私密的动态都设置好了,把生活“囚禁”起来。
日常对话列表里多半是客套的回复和问候,最近一次跟好朋友的交谈大约在半年前。也许你也有这种感受:朋友圈好友越来越多,铺天盖地的信息填充着你的生活,可你一点也不开心。
那些以量取胜的好友数,多半只是萍水相逢的过客,彼此的关联不过是建立在“礼貌性地互加好友”的习惯上。
真正聪明的女人懂得周期性地删掉那些无关痛痒的“好友”,把关朋友圈的质量,搭建优质的人脉圈。毕竟朋友圈是最直接,最常用,也是最私人的社交平台,你的朋友圈时刻暴露着你的层次。
与暧昧不清的男人保持距离
真正聪明的女人除了懂得管理自己的朋友圈以外,在情场上也是情商高手。她们清楚踏出校园的爱情,少了单纯,多了套路。
一个男人说爱你,不一定是真的喜欢你,或许只是因为牵扯到某种利益关系,又或许他只是把你当做猎物,骗到手就抛弃。但更多的男人喜欢玩暧昧,牵扯不清的关系和忽远忽近的挑逗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这样的男人多半颜值不低,他们擅长给女人制造各种幻象,最重要的是他们清楚女人的心理,懂得对症下药才是最致命的。
真正聪明的女人懂得与暧昧不清的男人保持距离,因为她们心里明白,真正爱你的男人不会这样跟你玩,能这样跟你玩的男人不过是借你的时间填补他的空虚,最后他得到满足,你得到失望。
这又是何苦呢?既然玩不过这种男人,那么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懂得拒绝,把他们的情话当做耳边风,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
腾空衣柜,处理那些不合时宜的衣服
很多男人不懂,为什么女人总是喜欢买买买,特别是买衣服,同样款式的衣服要买两个颜色,长裙短裙子还得细分各种面料,买得多也就算了,关键是她们整天会抱怨“我都快没衣服穿了”。
每当遇上打折季和购物节的时候,女人的购物欲总能瞬间被激发,面对大包小包的战利品和长长的账单,她们总会安慰自己:女人,要舍得对自己花钱。
其实这种情况很普遍,更普遍的是:压箱底的长裙吊牌还没剪就被遗留在角落,被店员疯狂推荐的丝巾没用上几次就成了衣柜里的装饰物,兴致勃勃地买了条性感小黑裙,才发现很久以前就已经剁手过一条。
很多女人都把原因归咎于衣服太多,衣柜太小,她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巨型衣帽间,这样就不愁衣服没地方放。
但现实往往相反,很多服装搭配师更提倡女人购物要理性,衣服不在于量,而在于质。除了基础百搭的单品不能少以外,购买其他服装时一定要懂得克制。
真正聪明的女人懂得腾空衣柜,处理那些不合时宜的衣服,在购买新衣服时,更多的会考虑这个单品是否能跟衣柜里的其他单品组合搭配出新花样,而不是仅仅因为冲动而购物。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女人拥有一柜子单品都组合不出令人满意的搭配,而有些女人却能把看似稀少的单品组合出各种符合自身气质的新花样。
对衣柜进行“断舍离”的根本目的在于:找准自己的风格,学会驾驭衣服而不是被衣服驾驭。
聪明的女人,懂得给自己做减法。她们懂得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对自己都有用的部分,在浮沉的社会坚守自己的原则。懂得舍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就像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写到: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我非援助,只是不想给别人打广告,采用了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