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看到小花生网一篇帖子“看了这20多个孩子的课后安排,我终于明白中国小孩到底有多忙!”,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各家的娃都在拼命地补习、上兴趣班,年纪越大,玩耍的时间就越少,有个二年级的家长说“每天都还没弄什么,一抬头就十点了”。
早上食堂吃早饭和同事一起,聊着聊着自然而然就聊到小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家有个二年级的小姑娘,虽然同事并不是“打鸡血”类的家长,虽然课业也是越来越繁重,但是该上的课外辅导班、兴趣班一个不少地上。至于周围上了重点中学的牛娃们,更是如此。孩子累,家长也并不轻松,按时接送,准点陪练,更要提前规划。
周围的大环境就是这样,普通家庭的孩子在出人头地,过上大家想要的“好生活”,大致只能靠这样的方法杀出一条血路 。可是,这样的教育、培养方式究竟会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们,不管是家长孩子学校教育者,有没有想过,在孩子成长中哪些能力才是真正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最后,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尊重过孩子的想法?
前两天,马云在阿里巴巴集团18周年的演讲中有一段话是关于教育的:
“未来我最担心的一个行业变革,那就是教育,我们很幸运,我们这些人二十年内混混也能混过去,但是我们的孩子们是混不过去的,如果我们今天依旧有今天这样的教学方法,方式和课程,去教育这些孩子,那么这些孩子三十年以后将会找不到工作。”
是啊,如果未来的世界真的如各位大咖们所预料的那样,是AI高度发达的社会,很多现在所谓“高薪稳定”的职业必然会被取代,社会更需要的是富有创造力、想象力、活力四射的真正人,那么,在我们现在教育背景下培养的孩子们有什么优势呢?也许不会真的找不到工作,但是离未来世界那时候的过上“好生活”的标准可能还是有距离的。
作为家长,在考虑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辅导班的同时,也应该留出点时间考虑究竟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而不是仅仅应付眼前的“小升初”、中考、高考。高考前的18年,仅仅是人生很短很短的一段路。
无论未来的世界如何变化,我们的孩子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就要发现自己优点,悦纳自己的不足。知己才能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认识自己,就要思考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世间诱惑太多,有目标才不迷失方向。
认识自己,就要思考自己的存在的价值。人这一生,总是要有点追求的,不管是梦想,还是兴趣。每个人就是历史。
认识自己,才不至于心智不全。
无论未来的世界如何变化,不变的是变化。认识自己的同时,我们的孩子还要解决的大问题是:如何认识周围变化的世界。
认识周围变化的世界,要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分清楚是非,才不会误入歧途。
认识周围变化的世界,要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分清楚美丑,才不会庸俗不堪。
认识周围变化的世界,才不会迷失在纷繁变化的世界中。
最后,我们的孩子要有健康的体魄。没有健康,什么都是过眼烟云。
实际上,在孩子漫长成长路上,他们遇到的问题,我们做父母的一样会遇到。那么,扪心自问,我们父母自己有没有想清楚这两个问题呢?或者有没有想过这两个问题?
我们的孩子,从没出娘胎开始就各种胎教、当妈的补脑的DHA像不要钱似地吃,出了娘胎就一路开始打鸡血一般早教、兴趣班、补习班、培优班等等。在我的孩子还有一年才上幼儿园时,眼看着别人已经奔走于跑关系进私立幼儿园、重点小学时,我也担心,我也焦虑,我也有庆幸:虽然已经晚了,但还有一年时间让我好好思考,孩子的教育究竟应该是怎样的。环境如此,不能苛责。我不能改变环境,唯有改变自己。我要认清楚现实:毕竟不管“鸡血”打得多凶猛,我们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但又不能屈服于现实:我的孩子又不应该是普通意义上普通人。
但是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这就要我们家长停下“打鸡血”的脚步,想明白了再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