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社交生活中,一直离不开两个词:外向、内向。在我们大多数人的主观意识里,会对两种不同的性格有着偏见,认为外向代表着积极,内向代表着消极。
比如说,我们小时候,父母会经常对我们说,“你看看隔壁家的小孩,性格外向,你怎么就学不会呢?”
这样的偏见深入人心,于是我们做出了判断,外向是优势,内向是劣势。
而我们也确实能找到一些“证据”来证实这个判断。比如,职场里外向的人更能如鱼得水,生活里外向的人有更多的朋友。
基于这些判断,而我们如果又恰巧是内向性格,就会开始贬低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性格存在缺陷,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自卑。
其实,内向与外向相同,都是对待外界的方式之一而已,我们同样有着天然的优势。
我们需要先意识到一点,内向可能与我们脑海中的观念不同,我们认为内向代表害羞、孤僻、社交恐惧等。其实不然,内向可以是大方的,可以有朋友,也能从社交中获得快乐。
本质上,内向与外向的不同之处,在于对能量的获取方式不同。
外向的人,从外界获取能量,与人交谈、参加聚会、活跃的氛围,这些都会让外向的人感到能量充沛。
内向的人,从内部获取能量,一个人阅读、一个人思考,这些才会让内向的人感到舒适,从而获取到更多的能量。
而之所以有这种不同,是因为内向的人往往比外向的人更为敏感。外向的人需要强烈的外部刺激来唤醒内心的活力,而内向的人,只要一点点的刺激就会有很强烈的感受。
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内向的人都能敏锐地察觉。刺激稍微多了些,内心的负荷就会过大,造成身心疲惫。
相对而言,外向的人更喜欢拓展生命的宽度,他们喜欢交很多朋友,收集大量信息;内向的人更喜欢探索生命的深度,他们喜欢对少量的人事物进行深入挖掘、探讨。
所以,先天的气质加后天的环境形成了我们不一样的性格,但这只是获取能量的方式和对人事物追求上的不同,并没有优劣之分。
我们不必因为自己的内向而感到困扰。
我们朋友不多,是因为我们追求情感的深度,不太喜欢泛泛之交。我们喜欢独处,是因为过于嘈杂的社交场合,让我们的信息过载,精力消耗殆尽,我们需要独处来补充能量。
内向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社交能力,因为我们依然有朋友,也可以跟TA相处得很好。
许多内向的人强行让自己跟很多陌生人打交道,认识了很多人,却一点也不开心,因为他在强行想要获得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
当然,也有很多内向的人心中的困扰,是来自于带着偏见的外部评价。
孤僻、冷淡、不爱交际,种种外部评价都在给我传递着“内向不好”的信息。久而久之,我们自己的内心也就生出了这种观念。
与此同时,我们又在与外界的接触中经常产生羞耻感、负罪感,这些都在加深我们对“内向不好”这个观念的认可度。
所以,及时处理这些羞耻感和罪恶感,对于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对此,美国内向性格研究权威之一马蒂·奥尔森·兰妮提出了方法。
一、有负罪感时,确认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伤害了他人。
内向的人总是担心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困扰,并因此产生负罪感。比如,在公共场合发言的时候,恰巧另一人也发言了,一番谦让之下,由我们先发言。但我们会反复地想“这会不会让他不舒服”,内心惴惴不安。
内向的人,其实是不喜欢被他人打断的,因为我们对思路的清晰程度要求很高,一旦打断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于是,自然就认为他人跟自己一样,担心自己的发言,也打断了他人思路。
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去尝试确认一下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是不是真的对他人造成了伤害。
我们在发言之后,观察对方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观察不出来,内心又确实担忧,也可以在事后跟对方沟通,问问他的感受。
如果确实对对方造成了干扰,那就诚恳地道歉,获取对方的原谅,自己也要原谅自己。
二、有羞耻感时,弄清楚是什么激发了它。
内向的人还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在一个公共场合,跟多人沟通时,突然发现大脑一片空白。这种情况可能会让我们产生强烈的羞耻感。
这个时候,我们会对自己产生很多的负面评价,“我好蠢”、“我脑子一点也不灵活”。
其实,这只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已,我们无法对任何的话都张口就来,并非我们比别人蠢、脑子不灵活,而是我们需要时间深入思考,把问题考虑得更仔细、全面。
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场合时,可以坦诚地跟大家讲:“我需要一点时间想一想”。
心理咨询师李佳:内向并不是一种缺陷,它有助于我们深度思考和感知内在世界,我们不必为此感到困扰。接纳并喜欢自己的性格,我们同样可以拥有舒适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