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朋友圈转上来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发上来分享。
文章作者姓杨,名奇函,文章题目是《你的时间价值决定了你的生活品质》。
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是一篇很有道理的文章,文辞犀利,运笔流畅。里面有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共鸣,特此摘录出来与大家分享。
“不信咱回忆回忆,微信群里面最活跃的,谁发个东西都积极响应的,是不是个闲的蛋疼的人?也有可能他觉得这个微信群是他最重要的事。”
看到这一段,我很有感慨。
年轻时也觉得孤单,想扎堆,想把自己归入某个小集体。因此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对于人际关系的取舍、也建立在“从众”二字之下。因为害怕独自一人,就去盲目跟从;因为贪恋热闹,就作人云亦云。其实从来没有意识到,那样得来的人际关系里,自己仍旧是寂寞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基于思想的对等和心理的契合。
在为了合群的表现而建立的自我存在、往往不是对自我正确的客观认知,而是建立在他人评价上的主观意识。
在这种自我蒙蔽的心态下,你听到的是态度,而不是内容。自大者倨傲的评价会让你觉得默然向隅,自谦者含蓄的评价会让你飘飘然。评价里可以得到的进益被忽视、评价里可以忽视的伤害被放大,而归根结底,你要的只是一种安慰。
如果你在某个集体里感觉到孤单,除了反省自己的态度是否足够友好,做事是否足够勤勉。也可以环视观察一下周围的人究竟是怎样的处世方式,是否与你的人生价值观相同或者类似。人心如万丈深渊,无舟可渡,唯有自渡。你能做到的,就是低头走自己的路。
学生应该学习。工作应该学习。人生,更应该学习。
话说到此,要转一个身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与我同行者,必有同道之好。
相同的,对我的每次尝试都给与鼓励,对我的每一次失败都给与安慰和支撑的人,在我的每一条信息下,文章里,都周到的给予一个赞的人,我不会认为这位默默的支持者是一个“闲的蛋疼的人”。
世界之大,有时感觉身在荒漠。每一只对你伸出的友好的手,都值得感谢。每一个觉得你重要的人,以及每一个站在你身旁,并无索取,只是付出的人。我不觉得可以用鄙夷的心看待这份天赐的恩惠。
自处、处人、都请以谦卑的心。
我还该不该继续赞美转发那篇文章的朋友?我有点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