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画幕式铺陈剧情。
读完前几个小节,就感觉作者的写作方式很特别。如同幻灯片一般,一张一张的在读者面前铺陈开来。每一幕并不连续,又不突兀,刚好把控于能够让读者通过联想自己构建出中间的链接部分。充分的与读者互动,不至于看肥皂剧一般,不用带脑子,准备好零食就可以。
每一次剧情的推进,都是一个一个的情节高潮,看这本小说的时候,你的思绪永远都被紧紧的绑缚在剧情上面,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小章节又会有怎样的火花碰撞。你的大脑永远都受到作者的牵引,去思索前后关系与连接,去思索故事后续走向。
一幕一幕的情节铺开,更加适合前期的双线剧情铺展。画幕重叠交错,将两条主线的故事也交错在一起,不得不让人去思索其中的联系,令人吃惊的是,根本没有联系。两条分线的前期完全可以当成是单独的故事,但是如果你只是看单线故事,又总会是遗漏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
2
两条主线逐渐合拢。
整体的行文风格,如江河如海,古今双线并行,重叠交错的铺陈剧情,同时随着越来越接近故事的真相,两条线的呼应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1944年的辅线,也为后面所有的事实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是作者的凭空捏造。弹震症的侯格林,辛德的死,两个丹尼尔,简直不要太精彩。
虽然,有些不符合人们的惯性思维,刚开始阅读的时候会觉得有些打断故事的连贯性,就如看其他多线的小说一样,会出现更喜欢哪条线的情况。但是你不能不认真阅读每一条线,否则你就不会发现后面的每个人名,都是作者的每个小铺垫、小伏笔,也体会不到那种迷雾揭开,豁然开朗的畅然。
当两条主线合拢,故事推动到一个新的层次。作者严谨的开始“填坑”,这个时候才考验功底。每一个人物都有故事不可或缺的因素,每个情节的发展都顺理成章,虽然这也是优秀小说的必然。每一片迷雾被拨开,都让我不得不得惊叹与作者的巧妙构思。而且作者还用一些小技巧误导了我,盖布兰到医院时——头上受了那么严重的伤还能活下来、乌利亚、神是我的审判者、丹尼尔,无一不是在“误导”读者。让我开始怀疑我第一感觉的主角盖布兰错了,乌利亚才是主角。
3
紧扣历史。
从二战中挪威的矛盾处境入手,看完小说我才知道,挪威也被德国占领,而且挪威青年也加入过东部战场。2000年任然存在着矛盾的政治体系冲突,名族主义在哪儿都盛行。天下乌鸦一般黑,权利掌控者都私信无二,龌龊肮脏。
历史课本的一句,因为1944年不适宜苏俄的寒冬导致轴心国战败,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寒冷、补给不足、双方都没有食物,以及战争中底层士兵的苦中作乐。
4
还有一个疑问?
谁tm去把警司汤姆干掉,我以为的女主竟然被他发了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