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转眼间,儿子长大了。
那个曾经呀呀学语,一步三摇,爱哭又爱笑的小宝宝,已然长成一个快系上红领巾的少年了。
儿子是个爱阅读的人,在家喜欢在坐在书架上找书看。先生曾笑着说:“我们家儿子是个读书人。”我听了就得意地说:“这可是我的功劳。”
玩笑归玩笑,但回想这些年来,我不管多忙,一直坚持做“三陪麻麻”:陪吃,陪玩,陪睡。
因为我相信,人这辈子,没什么事能比教育好下一代更重要;
同时我坚信,作为父母的我们,辛苦前几年,才会幸福一辈子。
-2-
孩子是什么?
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精神,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来到这个世界,来到我们家的。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不需要我们成人来涂画;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作为成人的我们,要做的是:
读懂孩子,尊重孩子;
发现孩子,支持孩子。
想要做到真正的爱,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爱,那身为父母的我们,需要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观。
第一,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学龄前的孩子的学习特点,是感官体验为主。孩子生长的关键期,一定要创造更多的平台,不断地刺激幼儿的感官体验,让孩子有充分的机会去感知、去探索,去发现,最好的教育契机就在生活之中。
比如,在儿子阅读《子儿,吐吐》这本书后,就对“吞了西瓜子儿头上真会长小苗吗?”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吃了饭以后,我们一起去市场挑选了一个大西瓜。
儿子开心的不得了,回到家后抱着圆圆的西瓜,跟着我们敲敲它,奶声奶气地说:“西瓜熟了吗?熟啦!”
当我们切开西瓜后,清甜的香气弥散开来,我们一边吃着甜甜的西瓜,一边念着儿歌:大大的西瓜圆又圆,绿色的皮儿红红的汁儿啊呜一口咬下去,突突突突,吐出仔儿
生活是有趣的、多彩的,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丰富的活动,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丰富的环境。
因为在学龄前,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让他对世界充满好奇、拥有一颗自信、愿意大胆探索的心,这才是更重要的。
第二,孩子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模仿
我们都常常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可还是有很多父母,对其并不以为然。
每天到家后的我们,玩着手机,看着电视,却要求孩求孩子去专心学习,去看书。
环境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不论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还是行为规范的引领中,成人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我们成人要做的,就是以身示范,并且温柔的坚持。
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
那你就要先成为这样的人。
第三,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润物细无声。
幼儿的学习是无意学习为主,这就强调成人在生活中无意识的“教”,带动孩子通过感官的体验而获得的经验的积累。
比如在阅读活动中,很多家长都很纠结:很多老师强调,不能幼儿教育小学化。那是不是在孩子读书前,都不要识字了吗?
我们所强调的,是成人不要刻意的“教”。
举个例来说,从孩子一岁开始到孩子入小学的五年时间,如果每天家长都给孩子读一本书,除开特殊日子和节假日,孩子至少也能读三千本书吧。
在这几年的阅读时光,除了能让亲子关系更加牢固,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识字量和阅读能力,则是阅读带给孩子的附加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