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刚过,五莲这几天就出现连续降雨、降温天气,使人不知不觉想念刚刚离去的这个秋天。五莲的秋是美丽的,天空湛蓝、明净,让心无比平和,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你的。五莲的秋是殷实的,满坡的果实让人喜不自禁,留连忘返。
秋收冬藏,漫步五莲老家的秋,让人深深感受到这个冬天是如此的殷实。
忆起这个秋天。
入秋后的周末,最喜欢回老家,远离城市的喧嚣,静下心来感受秋的美好,呼吸着宜人的空气,享受着秋的果实,通体舒畅。回家之前先经过菜园,总是会停下来去看一看,走一走。看着自家亲手种的菜,棵棵都是那么珍贵。今年的天有点干,菜园供不上水,但是大葱依然长得生机勃勃,胡萝卜的樱儿也郁郁葱葱的,茼蒿前不久刚掐的头又长了起来。白菜早早地包起嫩黄色的蕊,一个个青萝卜、白萝卜早已冲破土壤,高高地举起叶子,似在炫耀它们的雄姿。那一颗颗姜似乎已经干凋了,但刨一下,你会看到一盘盘嫩黄的带着土的新鲜的姜。嫩嫩的小菠菜探出头来,调皮的像一个个小精灵。
从菜园子回家,途经村里那棵数百年的银杏树。那高大的银杏树像一把金黄色的大伞,直插云霄。金灿灿的叶子层层叠叠,隐约可见一个个白白胖胖、圆圆滚滚的果子缀满枝头。一阵秋风吹过,一片片叶子在空中飞舞,翠绿嫩黄,像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熟透的果子也簌簌地掉落下来,地上早已铺满一层金色的厚地毯。几个小孩迫不及待地捡起刚掉落的果子,嬉笑着,打闹着,记忆一下子回到了儿时。
弯腰捡起一枚叶子,叶脉很细,很清晰,长长的叶柄举着折扇的叶子,好想把它加到一本文学巨著中做书签。“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蝴蝶”,在郭沫若的笔下,银杏叶是活泼灵动的,但在我看来,银杏叶还有着书香的底蕴,就像这棵好几百年有着神秘传说的银杏树一样,让人心生敬佩。
吃过午饭,父亲叫上我们一起去山上晒地瓜干。东山是沙子地,但是一块地还是结了好几百斤地瓜。我家种的地瓜有红皮白瓤的,有香甜黄瓤的,还有紫地瓜。紫地瓜长得大小均匀,很整齐,而白瓤、黄瓤的却是什么形状都有,看着也别有一番乐趣。可怜了地瓜秧,前天还绿油油的,一场霜就变黑变枯了,蔫蔫的,说好的地瓜秧豆腐没了,父亲说这就是节气的魅力,一天的功夫就大不一样了。刨出地瓜后,就在地里用切片机当场切成片。一个人往里放,一个人转把手,只见五颜六色的地瓜片哗哗的甩出来,一片片摊开,整块地成了五彩斑斓的画卷,地瓜独有的奶香味也随之弥漫在空中,让人忍不住闭上眼深深的吸一口气。
到入冬时节,母亲会和邻居搭伙摊地瓜煎饼,煎饼的奶香味、鏊子升起的白气还有母亲他们的欢声笑语总是定格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小时候总是馋,候在鏊子边,母亲摊完一个马上卷给我,笑着嗔道:“慢点吃,没人跟你抢。”脆脆的、香香的,不用就咸菜一会儿就吃完了,再卷上一个吃饱了就和小伙伴们玩去了,那味道回味无穷,直到看《舌尖上的中国》重逢这个画面,才知道原来那就是魂牵梦萦的家的味道,是割舍不断的浓浓的乡情,又开始期待今年的地瓜干煎饼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农民最辛苦却也是最欣喜的时候。今年父母喜获孙子,母亲专心看孩子,家里的活全落在父亲的肩膀上。收拾完谷子,经历晒干、慢碾、扬谷糠再到机器磨,谷子走完了到小米的全部历程。
接下来赶紧打栗子,因为来不及打,很多栗黄破壳而出掉到地上,父亲挑回家砸出来,在拉倒集市上卖。栗子没打完,花生再不收就烂地里了,紧着忙着在下雨前收回晒干,母亲晚上熬夜将它们摘下来。芋头还没收完,玉米也熟了,地瓜也熟了,山楂也掉地上了……父亲嘴上急出了疮,虽然我们一再劝“扔了就扔了,别累坏了”,父亲哪怕晚上累的散了架子,早上四点多天还没亮就又上山了。
回顾整个秋收,我们只是周末回家帮点忙,父亲总怕弄脏我们的衣服不愿让我们干。父亲经常说:农民就靠这点庄稼,这是一年的收成呀,再忙活几天都干完了,冬天我就可以躺在热炕头上听听戏,看看电视,多好。父母亲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可是我觉得只有他们才最知道秋天是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才最懂秋天。素来文人墨客写到秋天总是怀有淡淡的忧伤,但在父辈人看来,秋天是忙碌的,是充实的,更是喜悦的。在我看来,秋天是沉淀的季节,是厚积的季节,秋高气爽正适合倾听内心的声音,净化自己的灵魂,充盈自己的内心。
秋收冬藏,漫步五莲老家的秋,注定这个冬天是殷实的。
轻轻向您说一声: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