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很多篇关于待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文章,说实话,有点千篇一律,一味地鼓吹大城市充满梦想,充满机遇,充满挑战。而小城市则被一如既往的冠以“稳定”二字。观点未免过于武断甚至乎有点偏激。
记得,高考填志愿的时候,身边的许多同学都雄心壮志地填了外地的大学,包括我在内。我们都有一个同样的想法:我要出去,我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不要留在家乡。然而经过了这四年,似乎每个人都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有人爱上了大城市的繁华,而有人却厌倦了大城市的漂泊。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聊起彼此的生活。他说了一句话:“家乡很好,可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过几年就能买辆车,然后有个门当户对的妻子,顺顺利利地过着小日子,但不知为什么就是不想回去。”其实每次听到类似的言论,我都默默笑而不语,难道小城市就是平直的马路,一眼望到头么?
我想,应该不是的吧。生活的走向取决于你的态度,能力的高低也不是靠城市的大小去证明。很多人不愿意待在小城市,除了机遇,挑战,平台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自由!想必大家都会有感觉,到了一定的年纪,逢年过节都会被逼婚,若处在小城市,频繁地被相亲是常事;但在大城市,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多得是人没结婚,睡觉时间都不够,哪有时间谈恋爱。
我曾经看过一句特别有感的话:我们用尽一生,都在朝着远离父母的地方走去,未曾认真诉说过自己,也未曾仔细推敲过他们的过去。我承认天下是有不懂事的父母,但是大多数的出发点都是因为爱,不爱你,谁管你。的确对于我们来说,有些时候这种爱会让我们烦厌,但更多时候还是报以互相理解的态度去承担这份爱。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一句话:待家不等于待嫁,不等于待娶。
很多朋友待家的时候都会抱怨自己的父母好像每天闲着没事就找我们的茬,做什么都会被念念念。但朋友们,我们的父母,我们在这座小城市生活了一辈子的父母是不是真的每天都如各类励志鸡汤文中所言,上班就是喝茶聊天看报纸?
如果你有真正深入地了解过你的父母,你会发现并不是。就拿我的父母而言,父亲是公务员,所谓铁饭碗,手机24小时不能关机,出差是常事,如今两会期间,时刻准备是日常。母亲经营着一家不大不小的民企,过得真是朝五晚九的生活。这难道就是很多人眼里,小城市的安稳日子?
朋友春春是报社的编辑,作为一个新闻人,为了做出有质量的内容,深夜编稿是常态,为了一个高阅读的标题时常都会掏空自己。不仅如此,每个爱好写文的朋友都知道,写文章的人没有一个是不爱看书的,只有保持一定量的阅读才能写出有味道的文章。这难道就是很多人眼里,小城市四平八稳的日常?
我听过很多人都说在大城市待不下去就回小城市发展,不好意思,小城市不是你混日子的地方。总是说小城市安稳,但所谓的安稳不过是你掩盖能力不足的借口。我一直很反对,大城市是充满机遇和梦想但是小城市就没有么?为什么都在鼓吹回到家就是求什么安稳生活?难道选择留在家乡的都是没有梦想不求上进的年轻人?这锅小城市表示不背!
我们总是说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压力很大,工作把人逼得筋疲力尽,地铁里挤成沙丁鱼的人们回到家对着电脑空洞地吃着一份味精外卖,大城市叫生存,而小城市则是生活。但亲爱的朋友们,小城市的人们大多也是靠每个月的绩效领着工资。只是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从而没有过于繁重地生活压力。
但既然选择了大城市的繁华,就得承担那一份压力。就如我们选择了小城市的清静,就得承担一份家乡的使命感。如若大家都一股脑地奔向大城市,那小城市谁来发展?
大城市我也去过,也待过很长一段时间,说实话是很好,机会多,平台广,也有很多厉害的人;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以“安稳,平淡”去定义一座小城市。大城市是工作推着你走,小城市是你领着工作往前走;所以,如果你身边的身处小城市的朋友过着你眼里所谓稳定的生活,麻烦你先去了解一下他的态度再来定义这个工作的性质。
如今对于准备毕业的我们,很多都在准备考公务员,其中不乏大城市的同学。可见人人都有一个想要稳定的心,这跟城市的大小并无关系。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只是觉得处于毕业的节点,冲向大城市的热情实在是太高了,需要降降温。
大城市很好,小城市也不错,但无论如何,适合自己的就是好城市,没必要用一些身外的观点绑架自己。一个真正适合你的平台才能更好地促进各方面的成长,这跟城市大小无关。我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够重新定义大城市和小城市,大城市需要发展,小城市同样也要进步。否则大城市会走得越来越快而小城市则会被甩得越来越远。我们总是说大城市节奏太快了,我们跟不上;而我更想说小城市节奏是不快,但我们可以把它走快。一眼望到头的日子终究是你自己过出来的,不是小城市硬塞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