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历史——颜回2
华桂玲老师:亲爱的家人们早上好,非常感恩大家。颜回不是一般人,是非常有智慧的人,天之骄子。对于一般的孩子,老师在讲的时候,能够尽可能多的和老师互动,这样的孩子学习不会太差。尽量孩子能够与老师互动,学问,有学有问才能更有收获。知识还是要有学有问,才能学到东西。以后家长还是要学会去问孩子,让孩子提出问题。
上一节课讲到了颜回,虽然很短暂,才31年,但是已经很值得我们学习。颜回这一生是典型的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品质。很多人贫穷的时候容易暴露自己的本性,做出一些违背自己的事情。现在的社会太浮躁了,很多人还是处在生活的挣扎线,如何面对新一代的清贫,真的很难得。现在就是有很多的无良商家,其实就是为了报复, 叹息社会的不良现象。颜回是最典型的贫而乐的人,无论我们现在国的事什么样的生活,都要跟颜回学习。
昨天发课程宣传语的时候,想重要发颜回跟孔子的故事:
孔子在周游列国到时候是不怎么受待见的,几个诸侯国里头游走,在陈、蔡之间,七日不尝米粒。现在我们还有代餐粉,但是在以前,七天都没有吃米粒,看到以前他们都没得吃,在这样的情况下,真的是太难了。索取回来的米,大家就在烧火做饭。在大家烧火做饭的时候,孔子去看,其中一次孔子发现了,颜回在那边吃米饭,看完后心里是有疑问的?当时大家都已经七日没进食了,粮食是非常珍贵的,但是看到颜回却在那边吃饭,也没说什么,没一会颜回就端了一碗米饭过来。孔子接过来后没有马上吃,因为他看到了颜回刚在吃饭,还有疑虑,然后就问,说到自己做了一个梦,梦到需要敬奉祖先,颜回马上说,不行,这个米饭在装的工程中是有掉过的。我就给他捡起来,然后吃掉了。这就是孔子看到的一幕颜回在吃东西。孔子也是看在眼里。所以就告诉我们,亲眼所见,未必真实。
孔子虽然没有直接问,但是颜回也会直接回答,虽然亲眼所见,未必真实,但是他们也是轻易的化解了这个问题。即便是圣人之间也是因为一点小事,他们也会因为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不解,猜忌。所以就告知我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例子:前一段跟嘉元一起在探讨一些学问,旁边也有一些其他小朋友。当时是他提出问题,可是不知为什么给到我感觉是他在找茬。我当时的反应就是语气语调就开始加大了,当时嘉元就会说:我并没有故意挑刺,我只是提出我的观点。事情过后,我自己反思了一下,自己也是没有做到人不知而不愠。我过后跟嘉元讲:我自认为我是非常了解你的,可是在这件事上,妈妈还是不能做到了解你。即便是母子,醚来应该了解彼此的,还是会存在误会。母子之间,父子之间, 朋友之间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多问问,不然就会存在误会,也就是我们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
颜回是非常的行的正的人,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他们的误会就很容易消失。有些在过程中会怕,受到惩罚或是责罚。特别是家里,孩子做错事情怕家长责罚之类的,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家长该如何面对跟解决。
现在面对的就是孩子其中考试之后的焦虑。比如孩子考不好。期中考后有家长会,老师会批判孩子,批判家长。考得好的基本上可以交差,考不好的,如何面对呢? 如何面对孩子?面对孩子考不好,是该批评还是该安慰呢?
在这里要学习孔子跟颜回的,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孩子,孩子在考试的时候是不想考好的。即使不想学习的孩子,孩子还是很慎重的,很在意的。即便考不好,都是需要家长给予拥抱,安慰的。
虽然我每次调整情绪,要面对孩子心平气和的。但是在听到老师的一些言论后,特别是不好的一点,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经过这几年的磨合,孩子在成长长大,我们也能慢慢的心平气和的去面对这些问题。
孩子学习不好,家长很着急。如果你能看到孩子的努力,考完试的时候目送你去开家长会,你应该可以感受到孩子的自责,你应该给孩子一个拥抱。如果孩子考不好,又面对一顿臭骂,孩子还有什么动力去学习呢?
每个家长都不希望孩子成绩倒数的,都希望孩子考好,但是其实孩子自己更想考好。所以即使孩子考得再不好,家长都是要给孩子拥抱的。在其中考试前后,真的是有误会,孩子并不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才考不好的。所以我们在孔子跟颜回间,学到的就是推心置腹,孩子可以真实的状态跟家长交流。
这就是今天的学习,孔子跟颜回,亲眼所见,也未必真实。需要推心置腹,做到人不知而不愠。
《道德经57》第二十三章——学会掌控情绪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子栋老师: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了啊,我们开始打卡,坚持早起五件事。成功与不成功,前者就是勤劳与坚持,后者就是懒惰与放弃。放弃放弃,把汽放了就没了,好比轮胎,好比汽球。不管是学习还是其他事情,一定是要和生活有关系的,要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的。真正会学习的人,更懂得处下。
我们要滚背、跪坐、然后打扫庭除,做早餐。女人们就是应该这样的生活。命运,就是你自己可以掌握并且可以运作。命运,运后期我们是可以改变它的。这种改变绝对不是找人算之类的,这是我们多年的积累。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运出来的。希望所有人都能参与进来早课的学习。
孔子的学生有好多姓颜的,因为孔子的舅舅姓颜。孔子姓子。孔子的后人姓孔。孔子是殷商之后。孔子应姓“子”、“孔”是氏。先秦以后,姓与氏合而为一,氏也就成了姓。由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姓孔氏”。好比屈原,他不姓屈,他姓闵,但他的后人姓屈。中国人最初是没有姓的,都是赐予的。春秋时期开始,慢慢的分封以后,出现了姓氏。比如公子、公孙。
第二十三章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背经典就会比较快,蓬蓬从四五岁就开始背道德经,他说就像背顺口溜,是顺出来的。只有多读,够熟了,就印在脑子里了。和家人们一起聊道德经,我非常的开心轻松,和读道德经100遍以上的美妈们聊道德经,这在中国都是少有的。正能量吸引。每天早起学习着,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在中国很少有这样的经典教育机构,我们早起一起学习,一起养生,一起宜家。看起来有些不正常哈,但是希望空心圆的家人们尽快走进来了解我们,你会发现我们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别人不了解,我们自己心里要清楚明白,我们在做的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今天我们讲“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福建的家人们都更了解,台风每年都比较容易从福建登陆。台风来了,持续时间都是2个小时候左右,台风来之前我们要去躲避台风的。台风来得快,去得也快。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所指的就是飘风和骤雨,所以说尚不能久。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明白,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不懂得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不懂得阴阳思维。不懂得黑夜过去就是黎明。真正提高情商的就是读经典,情商从哪里来,就是从经典学习中得来。我们要有些抗压能力,时间就是把刷子,很多事情就过去了,很多解决不了的事就解决了。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志同道合的的人,一定会有相同的德行。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笃信笃行。当我们遵循天地之道,即便是当下人们不能理解,但是终有一天一定人们一定会明白。
课后分享:
主持人刘小惠:第一堂课对这句话“眼见都不一定是真实的”比较有感触。分享自己一个同学的孩子期中考没考好,然后她会批评她儿子没有认真听课,但是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却说她儿子是有认真听课的。
泉州炜圣妈:对于第一堂课的感受,我分享下平时随口催促孩子快点写作业,但是孩子其实是有认真写的,他就不乐意了。其实这种误会是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的。所以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办?这就引导我们父母如何更好地深入地引导孩子。分享第二点关于夫妻之间要坦然的问题分享一件事。昨天我和丈夫有一点点口角,以前的话,即使不开心也不说。但是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就会说:”谁让你惹我生气的“。所以,自己慢慢学会了表达,学会了沟通。其实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只要化开了就没事了。
漳州文灏妈:分享最近老师分享灏灏经常在上课讲话,但是灏灏说没有。后来通过各种方式跟灏灏聊,他就慢慢说出自己偶尔说话是因为一些同学。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多理解孩子。
漳州果妈:华老师分享的孔子和颜回的对话和子栋老师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相通的。我们不能通过表面看到的来误解孩子。如果我们能有孔子的修养,即使有情绪,也没有直接表露出来。所以有些道理我们即使知道,也不一定能做到,要不断地修正自己。子栋老师分享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回想自己和孩子的相处,经常都是有”飘风“和”骤雨“。所以即使我们要发火,也要点到为止,用表情来表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所以《道德经》的智慧是可以活学活用在生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