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促成长

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是两年前,那天带儿子逛书店,凑巧在书架上看到了东尼 伯赞的《思维导图》系列,当时听儿子介绍说思维导图是个很棒的学习工具,能帮助记忆,提高成绩。一冲动,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整套《思维导图》系列五本书。这套书买回来后就随手翻了几下后来一直躺在书柜里,直到听了杰克老师的课程,对思维导图有了新的认识及兴趣后,我又重新把这几本书翻了出来。(由于时间关系现在只看了第一本)。

第一次的微课,正好在处理一些事情,学习的时候不是很专注,很少参与发言及互动,过后重新爬楼学习了,可以说收获很大。杰克老师通过自身学思维导图的经历告诉我们思维导图并不难学,关键是要肯动手画一百张,只有自己不断练习,才能学有所用。一堂课下来已了解了思维导图的基本方法(5招14式)和(3型5关键),但要画好一张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要有绘画的基本功,需要每天抽时间练习图像力,同时也理解了杰克老师为什么要求我们每周进行图像力的练习。其次要有较强的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有颜色搭配和空间感知能力。

这是第一次尝试着模仿老师的作品画的自我介绍,虽然很生疏,在摸索中完成的作品,可当作品上传得到老师的肯定时,自信心还是增加了不少。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课后进行的图像力,尝试着画立体图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

第二课感悟:这次课加深了我对思维导图的印象,对思维导图的核心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课上杰克老师让我们进行的联想思维训练,感觉思维顿时拓宽了许多。打破了原有的线性思考,转化成放射性思考。而逻辑分类的练习又让我们把许多分散东西连接起来归类,有助于理清思路,更助于记忆。当然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意识到思维导图虽然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但要运用自如,还必须多加的练习,提炼关键字,多画图像力。


最近对花卉颇感兴趣,于是尝试着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这一过程展示出来。运用了BI逻辑分类,感觉思路顿时清晰了许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联想接龙练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孩子期中考试过后,我和他坐下来好好聊了聊,并进行总结反思,尝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发现真的很神奇,不但思路清晰了很多,还找出了许多原来想不到的地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就这样激起了儿子学习思维导图的兴趣,现在儿子也慢慢喜欢上了思维导图,能用思维导图做简单的课堂笔记,据他反映课堂效率提高不少。

最后一次微课,老师让我们做了两个练习,一个是茶的读书笔记,一个是棒球运动的笔记,前者虽较为简单,我第一个就上传了作业,可当听了老师的讲解及看了小伙伴们的作品后,发现自己的思维还是存在漏洞的。第二个笔记就更不用说了,由于对棒球运动的不熟悉,后来运动规则逻辑分类是一团乱,所以也不好意思上传作品。这堂课给我感悟最深的是老师说的几句话,“所有想速成的人,都是在耍流氓”“卡壳就是成长的开始”“不是厉害了才去做,而是做了才会厉害”确实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怎能算学会了呢?看着群里小伙伴们每天都上传好多作品,心理也很是着急,可转眼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下图是爬楼听杰克老师思维导图一做的笔记,感觉布局考虑不周。希望再接下来重新做课二课三的笔记时能有所改观。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图是看到一篇短文做得读书笔记,感觉逻辑分类有些困难,找关键词也比较吃力,这就是老师说的卡壳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是厉害了才去做,而是做了才会厉害”“有用才会有用”思维导图很有用,但前提是要有用。所以不断练习,突破自己原来的思维模式和局限,才能学以致用。加油,成长的路上没有随随便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思维导图名人堂 — 54 無心 入选时间:2016年9月13日 入选级别:红级 入选理由:無心,男,1985年出生...
    V5特湘叶叶阅读 2,505评论 0 1
  • 我不善言辞 我不善言辞,我喜好沉默。安静之余带给我的是更加广阔的空间与无休止的漫无边际的思想流淌。 我不会卖弄文字...
    墨鱼如初阅读 219评论 0 0
  • 步入职场,至少一天1/3的时间都在公司度过。如何构建自己的职场系统,确保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少犯错误,走往更高的地方...
    天雨恋空阅读 437评论 0 0
  • 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可经非手术治疗获得缓解或治愈,在90年代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统计485000例椎间盘突出者...
    不知鸟阅读 1,5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