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总是不够合理,我们对中长期(3-5年)的时间总是不知不觉,但是对当下却无比强烈,尤其是当我们在困难处境中挣扎时。
比如2023年不知不觉又过去了,而每一天所遇到的让我无比挣扎痛苦的事情,此刻已经烟消云散,不知何物了。
又比如2024年号称“最长”春节,也在恍惚间度过了,回望一下,看一本书也是度过,打球也是度过,刷视频也是度过,此刻的我,对当时选择做哪一件事的所有心境、心情、感受全然不知了,若是如此,为什么当时不多看书呢,因为此刻没有任何不同,唯一不同的是,我看了一本书和我刷了视频,那我更愿意选择刷视频。
再看看下面这个例子,你可能可以更好的理解。
2
李笑来如何用这种“时间感知”的差异,劝自己的老婆学英语。
李笑来经常看英文原版书,他老婆在耳濡目染下,也有了兴趣,有一天她老婆问他:“我要学习多久才能像你一样能够阅读原版书?”
李笑来说:“5年左右。”
他老婆说:“我那么笨,岂不是更久,那还是算了。”
李笑来问:“你5年前在干什么,你的状态是怎样的?你再想想,从那时到现在,是不是刷一下子过了?”
他老婆说:“怎么啦?”
李笑来接着问:“你再想想,从那时到现在,是不是刷一下子过了?”
他老婆说:“是呀!”
李笑来又说:“从现在开始5年,到时候回头再看,也是一样的,刷一下子就过去了,可是如果你现在开始学了呢,到时候你就是另外一个人了,如果你现在觉得太久太难了,就算了,时间还是会唰一下过去,到那时候你就和现在一样,没有任何区别,你觉得你应该怎么选呢?”
他老婆沉默地走开了。
过了几天,他老婆说:“要是五年后,还和现在一样那就太可怕了。”
从那以后,李笑来的老婆开始学习英语,真的用5年的时间达到了阅读原版书的水平,并且这一学就是20年。
3
李笑来劝自己老婆学英语的故事太震撼了,我今年34了,从毕业算起,也已经有两个5年了,如果每个5年我都花时间来熟练一个技能,那我现在至少有2个精通的能力。
笑来的例子也许省略很多细节,其中对核心的一个是,如何让他的老婆坚定认为“现在学英语有用”,这其实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困惑,很多时候我都是这样想,“如果有人能够100%确定地告诉我,学好英语后,我一定能。。。,那我一定学,我一定用所有的时间来学。”
然而,从来没有人这么对我承诺过,因此我也在各种技能中反复横跳,完美诠释什么叫“三分钟热度”,5年过去了,10年过去了,一无所获,依然和原来的自己一样。
长期持续做一件事,真的需要勇气,需要很大的勇气去承担学A,而放弃学B的机会成本。
我们往往是在犹豫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5年,这就是寻求百分之百确定的安全感的代价。
李笑来公开写作是从2005年开始,那时每天在播客写,一次写几百字,看的人寥寥无几,但他知道这不是一件马上就能够有收益的事情。
那时候他还在新东方,同事过来质疑他,“你每天写博客,能够赚钱吗?”
当然不能够马上赚钱。
所以新东方的朋友们不会像笑来一样开始写作,并且写很久。然而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多年后,李笑来出名了,有了巨大的流量,他老同事们都感叹“李笑来是一个有流量的人”,李笑来说他也很无奈,因为他没有办法在过去就告诉他们,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关键是一切都已经发生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他的同事们得出的结论就是“那就算了吧”。
人从一开始的差异非常小,但是只要你开始做,差异就会一直存在,直到积累为巨大的差距。
4
最近李笑来又发起了一场自学活动,用一年时间把英语学成“第二母语”,看完所有他的讲解后,我又开始陷入两难,我有ABC几件事要做,还要不要跟着一起学英语,毕竟必须保证每天3小时的学习时间,非放弃其他所有所不能达到。
我是否有勇气“浪费”一年时间,学习一门我目前还无法完全理解其效用的语言。
另外,我又不想一年的自己还是此刻的自己。
changelog:
日更95/100篇,使用卡片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