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下午四点钟来, 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
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
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
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小王子》
1.
曾经有一段时间,《小王子》中的这段话非常火。于是“仪式感”一词也变得异常火热。无论做什么事,仿佛跟“仪式感”扯上关系,就会变得意义非凡。而大家将“仪式感”与生活联系得最紧的莫过于婚礼了。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我和谢先生之间,恐怕是最没有仪式感的人了。
我们之间,没有求婚、没有戒指、没有婚礼。
我相信每个女孩都曾有过一个公主梦,而婚礼就是女孩梦想成真的一天。因此,我和所有女孩都一样,曾经幻想过自己的婚礼。不过,在参加过朋友的婚礼之后,我发现现实中的婚礼,并不是我脑海中幻想过的婚礼的模样。
那时我和谢先生还没结婚,我跟谢先生吐槽起我曾参加过的婚礼。我们发现,成人的婚礼,更多是礼节和人情。
末了,我突然问谢先生:“那我们以后怎么办?还要办婚礼吗?”
谢先生恐怕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愣了一下,说:“那也可以不办。”
于是,我们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直到我们真正谈婚论嫁之时,我们依然坚定最初的想法——不办婚礼。
有一天,谢先生带着我去看戒指。曾经我是那个会把汽水罐拉环当戒指戴在手上的人,但如今看着橱柜里闪闪发光的戒指,我的内心竟然没有了欲望。
我说:“我们连婚礼都不办了,戒指还有必要吗?”
于是,我们用这笔钱去青岛玩了一圈。
就这样,没有求婚、没有戒指、没有婚礼。我们到民政局领了证,不久就开启了7500公里的蜜月自驾游。
2.
曾看过这么一句话:“什么是爱?爱的最好表达就是陪你说尽废话。”
自驾游常常一开车就是一天,两个人被困在一个小小的车厢内,容易无聊、容易犯困。这时最考验对方是不是一个能陪你说废话的人。我们常常一路天南地北地侃,也许说了之后就忘记自己说过什么,也许说着说着就定下一个重大的决定。
说累了,谢先生就安静地开车,我就安静地看路。无论说不说话,我们都是很舒适的状态。
《围城》有一段话:“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共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把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其实,我觉得旅行没有那么神奇,也没有那么神圣。我们的旅行也不为测试什么,只是两个刚好不安分的灵魂相遇在一起,从此一起浪迹走天涯而已。
无可否认的是,旅行是彼此脱离熟悉的舒适圈,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在途中,所遇到的问题也会因为环境的陌生以致被放大。这时,彼此就是对方最熟悉、最可依赖的人,能否同舟共济,共同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这趟旅行——
✔我去了大学时期就想去的云南。丽江作为旅途中的一个“驿站,”让我们舒舒服服地休息了几天。客栈,也是非常蜜月风了。
✔我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场雪。曾经有北方同学说,下雪跟下雨差不多,没什么好看的。这话,好像不假。
✔我们试过在4000多米的高原上徒步,感受缺氧带来的身体折磨。
✔我们经过了汶川及当年被地震毁掉的道路,如今平静的小镇依然让人心有余悸。一场灾害,生命转瞬即逝。对于自然,对于生命,我们有着前所未有的敬畏。
✔我们也曾陷在燕子沟的泥浆里睡了一夜,第二天被施工队的挖掘机拖了出来。
✔我们去了有北欧风情的双桥沟,见识了四姑娜措枯而不倒的沙棘树。因树枝被钙化,它们至今始终保持着生命最后的姿态。
✔我们见识了巴郎山的神秘与雄峻,途径大熊猫的家——卧龙。
✔我们去了谢先生梦寐以求的九寨沟,看到了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我们也因修车来到了“天府之国”成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人情味与幸福感。
我们陪着对方去了彼此梦想清单中的地方。我喜欢上了山川河流的壮美极致,谢先生也感受到文艺小镇的舒适悠闲。
但,这趟旅行,并不是一场舒适的享受。我们曾经风餐露宿,在荒山野岭中,睡在小小的车厢里。我们也经历过,在异地他乡遇到困难时举目无亲的无助感。
在路上遇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时,我一次又一次地怀疑:为什么别人的蜜月游都是那么轻松,那么快乐,而我们却要在这些地方受苦?
记得我们结婚时,长辈们对我们说的一句话:生活总有不顺,只要你们能两人一起去面对就好。
我总是觉得,旅行就是换一个地方生活而已。没有生活始终一帆风顺,也没有旅行始终轻松和舒服。无论遇过什么状况,只要身边依然有人陪伴着你面对,所有问题终会迎刃而解。
到了最后,旅途上所有的惊喜、新鲜、快乐以及艰苦,在我们的大脑中,都会发酵成独特的回忆,值得回味一辈子。
因此,对于我们来说,进入婚姻最好的仪式感,就是这趟7500公里的旅行。在旅途中,我们学会了相濡以沫。
3.
生活需要仪式感,但是仪式不是一个刻板的标准。
对于我们,
仪式可以是每年的旅行,陪着对方走遍梦想清单的地方。
仪式可以是记住每一个纪念日,用心为对方准备。
仪式也可以是每周末的厨房,两人一起忙活一道菜。
所谓仪式感,应该是要让对方感到幸福。
对方喜欢并接受的事情,才是最好的仪式。
📷
——————————
时间镜头
旅行|摄影|生活|体验|记录
摄影:蓝 牙
撰文:古小也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