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名为《2030年旅游目的地》的报告考察了全球50个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其中阿姆斯特丹、威尼斯、巴塞罗那、巴黎等著名旅游城市已经被列为了“重点保护对象”。
为了应对愈演愈烈的过度旅游危机,各国政府已经绞尽脑汁想出了许多解决办法。
自2019年1月7日开始,日本将对所有离境的个人征收国际观光游客税,每人每次1000日元(约为人民币63元)。欧洲许多重要旅游城市像法国巴黎、德国柏林、意大利罗马等,也已经开征旅游税。
另一些国家和城市则开始对游客限流。威尼斯在古城的主要出入口设置了闸门;去年4月,菲律宾宣布旅游胜地长滩岛将封岛半年,原因是游客人数过多而岛上排污管道不足,导致整个岛屿成了“化粪池”。
在我国,网上预约游览和分时段售票早已提上日程。特别是在国庆假期,诸如香山公园、颐和园等景点都开始实行“预约游览、高峰限流”的措施。
但这样真的能解决过度旅游带来的种种问题吗?看起来,不管是收税、限流、调整淡旺季,还是试图改变人们的旅游观念,似乎都差了点意思。
世界旅游理事会认为最适合发展旅游的地方,必须是那些制定合理政策的地方。提高一个城市的旅游能力,应优先提升它的宜居性,这也意味着要首先改善居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