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理理想

今天杨老师的一句话又在心理圈掀起了轩然大波:”未解决生存问题的人无法成为心理咨询师?!”初听此语有人愤怒,有人赞同,有人嗤之以鼻,有人怒骂……

如果从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来讲的话,其实还是可以理解的,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生存问题就是其一。如果还在考虑生存吃饭问题的话,那么别提拿钱来个人体验,培训和督导了。也就是你在专业层面的成长就会非常受限。而且你还在考虑不饿肚子的问题,那么你根本不会去顾及心理的成长,因为人的经历是有限的,你即使有苦修的精神,但是你的身体不吃饭还是会垮的。你的状态不好如何帮助来访者呢?

所以从这个层面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目前心理咨询行业确实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一定是能够承上启下,绵延不绝的。就像我们一直提倡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代代传承下去。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很多前辈咨询师都为了既得利益不断地割韭菜,导致新一代咨询师被大量的专业系统培训和督导费用而压垮,好多本来有潜质的咨询师都被迫改弦易张。这是需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同样,心理咨询行业是一个爱的行业,助人自助首先就要有助人之心,那么帮助新一代咨询师成长其实是每一个资深咨询师应该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良性有序的发展。


资深咨询师或者说那些专家有责任为了行业的发展而做出努力和表率,践行。首先要制定出合规合法的行业法规,去规范和促进行业发展。其次要承担起培养后继咨询师的责任,让有能力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有机会在行业深耕从而让他们能够把这种传承精神继续下去。最后要树立正确的咨询导向,扩大心理咨询的影响力,包括去宣导心理健康,提升国民认识,以及加强身心健康管理,把心理学知识最大范围的普及到国民生活中。

还有就是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的迫切性,现代心理学可以说是舶来品,在中国真正的发展不到百年的时间,你会看到很多心理学的理论基础都是国外的,当然不是否定这些理论,而是需要杜绝拿来主义,这种全盘的接收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到了中国的土地,心理学也要入乡随俗。这都是需要一代代的咨询师共同的努力的。

这是我作为万千心理咨询师中最朴素的理想,当然我也希望能够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成为心理银河中璀璨的星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