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已经相当陈旧了,很多的实验实例在之前的心理学类书籍中被谈及过多次。当然也证明了那些实验的经典性。看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从理论角度提升自己做判断的水平能力。回顾以往做过的决策,是不理性的,有知觉偏差,心理暗示,过分自信等的因素导致。一般人来说都会害怕自己当时所做下的决策在今后的几年时间里影响人生轨迹。其实,能够把人生彻底质变的决策不会很多,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它们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最终以突破临界点的方式改变你的生活。
人们对某件事的决策与判断是基于其认知和知觉的,然而人的认知和知觉往往是不准确的。正因为知道知觉是不准确的或者说是可以被操控的,我们才可以用许多方法来操纵别人的选择,或者避免被别人操控。主要描述了一系列关于人类决策与判断的心理学实验结果,这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其意愿是让读者通过了解各类认知偏差出现的原因,并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给出决策过程中如何避免决策偏差、误差和陷阱的建议
第一和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决策与判断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觉、记忆、情境和提问方式。
第三和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决策的经典模式,并与最近有关判断偏差的新模式做对比。
第五部分探讨由团体做出的判断。
第六部分讨论决策与判断的一些常见的陷阱。
以下是记录几个比较有意思的效应和模式
事后聪明式偏差
人们也很难估计,如果他们已经得知某种结果,那么他们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会有多深。如果让人们判断某件已经发生了的事情的发生概率,他们往往会比这件事发生之前给出更高的概率预测。这就是传说中的“事后诸葛亮”,或者书中提出的“事后聪明式偏差”。
事后聪明式偏差将已经发生的事视为相对不可避免和显而易见的事情,却忽略了自己的判断实际上已经受到已知结果的影响。事后聪明式偏差广泛发生于选举、医疗诊断、怀孕测试、购买策略、比赛等领域中。如果我们要让自己在决策和判断时避免陷入这种偏差而造成判断失误,我们可以考虑下导致不同结果的原因。
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开始考虑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所做的事情出现不同结果,事后聪明式偏差就会消失。如果你希望减少事后聪明式偏差,那么你应该仔细考虑,过去的事件在什么条件下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如果你只考虑为什么事件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可能你就会高估这一结果出现的必然性以及类似结果在未来出现的可能性。要避免受到事后聪明式偏差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虑另一种结果可能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近因效应
有些情况下,最后出现的信息会比最先出现的信息的影响更大,这种模式被称为“近因效应”。当人们能更加清楚地记得最后出现的信息而不是最先出现的信息时,近因效应便起作用了。初始效应与近因效应的不同是以时间间隔来区别的。如果人们连续列出有利原因和不利原因,就会出现很强的初始效应。但如果人们在列出有利原因和不利原因之间有3分钟的间隔,那么就会出现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另一种情境依赖性效应被称为“晕轮效应”。即使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工头、雇主、教师或者部门负责人,也很难把一个人当成一个不同品质的集合体来看,很难对这个人的每一种品质做出独立的评价。比如教师常常认为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品德也一定不错。人们常常认为长得好看的人更快乐、拥有更好的职业、更容易结婚。所以,“看脸的世界”其实也是一种晕轮效应。在互联网领域,我们常常觉得用户界面看起来比较漂亮比较高级的产品,功能和体验也一定很专业很不错。
对比效应
对比效应被许多早期的心理学研究实验证实,如果你开始举起的是一件很重的物品,当你稍后再举起轻一点的物品时,你对这件物品重量的判断要低于物品的实际重量,这就是对比效应的典型作用。然而,只有当用于对比的剌激物彼此相似时,对比效应才存在。比如韩寒站在姚明身边会显得非常矮,站在郭敬明身边时会显得很高大,但是站在他的赛车身边时却没有明显的对比现象。
初始效应
初始效应是关于对判断的影响的一个总体描述。简单地说,人们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如果我们向你描述一个人“嫉妒心强、顽固、挑剔、冲动,但勤勉、聪明”,那么你会想象这个人会有多情绪化呢?实验证明,如果这些褒义的和贬义的形容词的顺序换一下,结果就会大大不同。人们往往对先听到的概念产生更强的印象。初始效应不仅作用于人们的印象形成过程,在许多需要对序列信息做出评价的情况中,它都会发生作用。
对比效应、初始效应、近因效应和晕轮效应都说明,当情境不同或剌激出现的顺序不同时,利用好这些情景效应,可以让我们在许多事情上获益
锚定效应
个体的判断是以一个初始值,或者说“锚”为依据的,然后会进行并不充分的上下调整。事先的锚可以影响个体对自己完成任务的估计,进而影响他们在这些任务中的坚持性。锚定效应并不会因为使用了金钱刺激或者给予被试更加极端的锚定而消失。
锚定效应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现象,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锚和“锚前估计”(在呈现一个锚之前,个体的平均判断)之间差异的大小,直到两者达到相近的水平。对于那些专门从事说服工作的专业人土而言,一开始就采取一个极端的立场对于他们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那些惊艳的演讲、辩论、文章,总是以一个语出惊人的观点开场。
锚定效应是普遍存在、不可动摇的
锚定效应并不仅仅存在于对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以及战略防御系统有效性的估计上,例如,前一年的预算支出可能会影响下一年预算的制定,谈判中的起始位置可能会影响下一轮谈判。同样有证据表明,陪审团向法官阐述证据的顺序可能会影响判决的严厉程度。作者甚至还提到了房地产行业真实性的问题,也和锚定效应有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阅读原作。
人们对一个锚定值进行的调整都是不充分的,无论是关于核战争爆发可能性的判断,还是房地产价格的判断,或者是对其他数值的判断。人们很难抵御锚定效应的影响,部分原因在于对正确性的激励很少能够产生作用,还有部分原因在于锚定值通常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理想世界中,决策者可能会低估或者忽略这样的信息干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针对原来的极端锚定值,确定一个反方向的相等的锚定值。在做出最后的决策之前,考虑多个锚定值是非常有必要的。
群体判断的优势
群体判断在某种程度上比个体判断更为准确,尽管并非一贯如此。群体判断的准确性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任务的性质和难度、群体成员的能力、成员间的互动方式等等。群体比起水平居中的成员作出的判断更为准确,但群体中最好的成员经常胜过群体整体。
对于容易的任务,增加群体的人数只能增加一个人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对于困难的任务,群体合作的主要优势在于,群体成员可以汇聚所有人的资源并纠正他人的错误。独立产生想法后汇总要比群体会议更加有效。群体讨论的优越性主要在于汇集的功能,而不是实质上的群体互动。从实际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解决难题的最好方法是让几个人独立思考问题然后汇集他们的想法。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开会讨论问题时,其实不要开个会让大家临时提想法,而是要提前让大家准备好,开会时汇总交流。
如何整合群思
虽然群体判断往往比个体判断准确,但这种准确性部分地取决于群体成员如何整合他们的答案。书中提到了一些有趣的群体决策技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参考。有趣的是,其中提到了一种“独裁者”技术(也称最佳成员技术),即面对面地讨论选择出一位成员,他的判断代表了整个群体。实验证明这种技术的准确性最高,这一技术降低的绝对偏差是其他技术的3倍。但是在每个群体中,“独裁者”最后都修改了答案,使其更接近集体平均数而使偏差值提高。也就是说,群体能够选出一个判断相当准确的独裁者,但这位独裁者总是变得更加民主,结果反而降低了最终判断的准确性。这也许就是一些真正有判断力而又能“固执己见”的“独裁者”,比如乔布斯,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