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作品,一定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带给人们不同的思考。冯小刚的《芳华》之所以引起热议,我想是即有明显的时代胎记,又有普世通用价值观的思考。
《芳华》没有童话的结局,连超现实的小理想主义都没给,好象好人没得到好报,“坏人”还活得挺好,看完有点让人郁郁,有人说有点堵!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或许《芳华》太接近现实的某一面,人们不太愿接受吧!
严歌苓说:芳华就是‘理想’,有理想就会使你的青春变得特别璀璨、壮丽。我觉得芳华是在各种莽撞的青春力量中创造自我生命的模式,有圆满当然也有面目全非!
1
活在假自我中的刘峰
刘峰是个好人,不太有原则与界限的好人!然而人性对太唾手可得的东西都不太珍惜,因为泛滥不稀奇。
刘峰的存在感是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而构建的,他会主动的去寻找与关注别人的感受,成为”太懂事儿的孩子“,每有事情发生人们一口同声的说”找刘峰“,在那些奖状与表彰及人们的口口念念中,刘峰享受着被需要与认同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喂养他假自我壮大的食粮。我在想,刘峰成长的过程,或许是用”懂事儿“才获得到忙于生活的父亲的关注吧。
刘峰与他人建立起来的是”我与它“而不是“我与你”的关系,即他只是别人达到目地的工具,而没有人放下预期与目标,与他的本真去相遇。所以就能理解,”触摸事件“发生后,为什么所有人立即划清与刘峰的界限,只除了一个何小萍。
刘峰的自恋是虚体自恋。自恋是人生命力展开的源动力,虚体自恋是面子,自我价值感是与外界条件紧密相连的。当用N多的无条件付出兑换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时,无论是假自我做怪:让给更需要的人,还是青春的荷尔蒙使然:为了守在林丁丁的身边,注定了刘峰的职业生涯永远在打杂的层面混迹,他没有核心的竞争力,没有有力的社会资源,所以后面生活的落魄也就不奇怪了。
刘峰没有展开的对外攻击性。当个体生命能量舒展时,就会有攻击性的展现。剥离了攻击性的人,也剥离了自已的本性,而具有攻击性的人,是真实的,因此更有魅力,所以,经典的好男人,只会爱和真善美,会感动你,但缺少魅力,而有”邪气“的男人,更容易被喜欢。经典好男人刘峰,已经用过往创造了一个无公害的形象,没有界限,没有自我边界,对命运的安排只逆来顺受!人们也只允许他逆来顺受!
说到底,刘峰没有一个健康的自我,在假象中繁荣着芳华,当芳华逝去,只留了一地的鸡毛!
2
何小萍一生都在寻找自我
刘峰不管怎么说还有个假自我,尽管假,可何小萍连这个都没有,她像河水里一撮浮萍,无枝可依!
何小萍原生家庭的不幸福,让她的内心有深深的自卑感,她一直在渴念建立一个安全的,看得见她,接得住她的关系,也天真的以为,换个环境,她的人生就会展现另一个天地,殊不知,内在关系模式没改变,无论在哪里,都会回到原有的模式里!
何小萍旅途劳累,一见面就大体力的展示动作,摔倒后迅速的爬起,因为急于表现,渴望被认同;军装说谎的事儿,正常人会觉得意外,没必要啊,可是何小萍的成长经历,她的内心”没有住进一个人“,极没有安全感,极不自信,所以哪怕向外界只怯懦的伸伸”须子“她都怕。”你存在,所以我存在“,而何小萍的内心完全没有这个”你“!
人的生命是在关系中展开的,而何小萍向内没有自我,向外没有接得住她的关系,她的心无处安放,她只有用“疯”来屏蔽外界,只活在自已的世界里,这也是她生命得以延续的一种防御机制!
N年后刘峰与何小萍坐在车站时,何小萍说:有句话,含在嘴里含了十几年没说,说出来竟然是:能抱抱我吗?这对何小萍意义非凡,说是爱情都显得太LOW,至此,她才真正找到自我,找到接纳自我的容器,年轻时被撕碎的照片,才会完整的在中年的她的手里!
3
残缺的隐喻
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在影片中都是残缺的,一个是肉体上,一个是精神上,这似乎有两层隐喻:
第一,穗子在刘峰乐滋滋的给同事做结婚用的沙发时,有句旁白:他似乎一点都没发现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当人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停留在原地打转,一定会受伤;
第二,一个人从小缺少关爱与善待,难以修好健全的自我,而没有自我或活在假自我中,一定会受伤;
影片片尾萧穗子的独白:“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
可我却异常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