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光是一位喜欢文艺的男生,他在读书期间交过几个笔友,那时候的邮政还没有现在那么便捷。所以一封信往往需要半个月才能到达目的地。
不过挺幸运的是,在那个过程中,他认识了一个拥有同样爱好的女生“阿瑾”。她好像一生都在追求爱情,她的书信里洋溢着青春的芳香与活力。
故事的起源其实挺浪漫的,阿光在一份报纸上看见了书信交友启示。所以一段时间后阿瑾一封简单的回信让他们成为了朋友。
因为当时的他正陷于一段失恋的苦痛中,不能自拔。所以谈论起爱情来总是带着伤痛和苦楚,而阿瑾总是那么真挚和柔情。只不过在来往的信件里,阿瑾没有谈论过自己的爱情。
直到有一天阿光从别的一位笔友心里知道原来阿瑾已经结婚了,这个消息对他仿佛一种莫名的伤感,这种难过也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如此张扬曼妙的女子怎么就身为人妇呢?
后来阿光和阿瑾在心里交流到这个话题时,阿瑾的文字好像多了几分让阿光意外的忧伤,只不过阿瑾还是不愿意谈起现实生活里的烦恼,也只是说曾经想要通过伤害自己来需求某种解脱,不知为何,后来他们就断了联系。
不过从其他的笔友那里,阿光知道了阿瑾的爱情全貌。阿瑾的丈夫也是通过和信件和她认识的。阿瑾曾经描述过她的婚姻是她爱情最壮丽的翱翔,也是她幻灭的宿命。
阿光在跟我说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使用很多负能量的字词去描述他的惆怅,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到底在惆怅什么?
虽然这个故事从表面上看只是一个男孩为自己的笔友感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他们能够一直保持联系,通过阿光的这些描述,可以很清晰看出女孩对男孩来说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红颜知己”。那这到底又是怎样一种情感呢?
其实人能得一“知己”是很难得的,这也是很多人所渴望的。这种渴望可能满足了人们的另一种需求,那就是去回避真正的现实世界。
女人和男人最后走到一起必须要过锅碗瓢盆的现实生活,但他们在精神世界里也必须永远拥有沟通和交流,就像知己一样。
也就是说不去想以后,只想着我们两个人是如何的心灵相通,并享受这种感觉,这就是知己。而这种“情感,”它是介于爱情和友情之间的。”
对方不是自己的爱人,没有很多麻烦,但比一般朋友要亲近很多,就像阿光对阿瑾的描述一样,如果不知道细节的朋友,还会以为是他的女友,但恰恰又不是。
“红(蓝)颜知己”有那么几个特点:
1.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你看很多知己都是因为有共同话题而成为朋友。相反,如果其中一人对对方的生活感到乏味和厌倦,那这种联系是不会长久的。
2.就是关于“爱情”这个话题,他们喜欢去探讨,也是通过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领悟。
所以无论是男颜还是红颜,他们都愿意探讨他们拥有的一些东西,并且谈论的都是一些内心深处的东西。
而每个人都希望有那么一个人能理解自己。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摆脱很多世俗的东西。他们不用去考虑以后真的走到一起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不会的。
因为他们没有什么现实的责任要让对方来负责。当然,这里面也更没有承诺。所以双方在不用负责和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又能保持沟通交流。
但是在婚姻和恋爱关系里,是必须要有承诺的存在的,而知己是没有的,因为他们不需要。所以可能很多人潜意识就会想这样的关系太好了。
当然这也是一种很难说清楚的情感,因为他们所有沟通表达的内容都是对爱的表达,但他们又不是恋人这样的关系。其实他们心里是很清楚他们是不会发展成恋人这一目标的。
但不等于他们没有像恋人那种情感,那种心心相印,彼此愿意去倾诉,这也是爱情要达到的一个很高的境界。那我们该怎样去区别,这到底是不是爱情呢?
这取决于两个人之间的默契,看他们愿意把这种关系维持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也就是说看他们愿意停留在仅仅是精神恋爱这样的世界还是进入到恋人的世界里。
可能这只是一句话,一层窗户纸的问题,所以太容易跨越了!如果男生说:“我在这个过程中爱上你了,我希望能成为你的恋人,希望可以和你结婚。”
可能女生一下子就会跨越了,根本不用做什么准备。但如果两个人从来都不想这样,他们觉得这样的精神世界已经很好了,那可能真的只是红颜或者蓝颜知己吧。这种情感离爱情就只差一步,其实还挺可惜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去看,这种情感又不能属于爱情。因为爱情是带有性色彩的,会渴望有身体接触。但知己就不是这样,他们的情感交流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
而爱情的最高境界是身心交融,在性方面也能达到快乐,爱情就是精神和肉体上的结合。
在这种特殊情感中,性和身体方面的结合都没有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但也不是说一点也没有。比如有男士赞美某位女士很漂亮,我们可以理解成一句欣赏的话,但也可以理解成是带有性色彩在里面,但他也仅此而已,因为他没有想过要拥抱和亲吻。
如果作为当事人就要很清楚自己的这种情感关系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就不该被这种情感缠绕在忧伤里出不来。那如果作为当事人的身边人,甚至阿瑾的丈夫,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关系呢?
如果仅仅是知己,没有排他性,比如我和你是知己,我就不会嫉妒你和别的其他异性的交往,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只是一个精神层面的朋友,而爱情不是这样的。
爱情是存在排他性的,如果一个丈夫嫉妒妻子什么都不跟他说,而是和另外一个陌生人说,他是不会舒服的。
因为爱情只能两个人分享交流,如果因为爱人没有和自己交流爱情而由此产生的危机感也好,不满嫉妒也好,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就像我们常常会说“凭什么你来占有我的东西?”这就是排他性在作祟,会让当事人变得非常在意和愤怒。所以对于一个既有爱人,又有一个异性知己的当事人来说,他该如何把握分寸就很重要了!
因为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在婚姻或者恋爱之外又有一个异性知己,那他的婚姻或者恋爱关系就一定隐藏着危机。
这种关系维持到后面可能就是你某一天会倾斜到异性知己那里,这种倾斜是指当他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的时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见有一些家庭生活物资条件很好,也很和谐,也有孩子,一切都比较协调,但夫妻双方在精神上并不满足于此。
这时这个异性知己对于当事人就一定存在很大吸引力,那么这样的关系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让表面上的和谐成为出轨甚至离婚的结局。
当一个人有一段婚姻也有一个异性知己时。他的内心一定要特别清楚他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这种状态对他的各种亲密关系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他以后会怎么做怎么选,这是他的权利。但也很难判定有异性知己就一定会发生感情,不是你有红颜或者蓝颜,就不能再有幸福的婚姻了。这个还是要看当事人如何权衡。
最后我还想提到的一点就是,在婚姻中,你的精神世界是永远不可能被满足的,一定会存在一部分是婚姻不能给予你的。但这个就是程度的问题。
如果大部分在婚姻之外被满足,那这段婚姻就一定存在什么问题。而有少部分被满足,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用太纠结。
一些观点我会反复提及,可能这样大家才会印象深刻。谢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我会一直坚持写下去的。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