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全民跑步风」刮的很猛,今年我也加入了朋友圈定期晒公里数的行列。其实跑步一直是性价比最高的健身运动,简单、不花钱、效果好。但同时也是最难坚持的运动,跑了几百公里后,总结一下跑步运动本身的痛点。
1.容易受伤
由于跑步是天生具备的技能,几乎没什么门槛,以至于往往会忽视很多基础准备,比如跑步的姿势、跑前的热身、跑后的肌肉拉伸等。这些做不到位,很容易导致受伤,尤其对膝盖的伤害往往不可逆,体重大的人更是需要注意。有个朋友,在跑步机上跑了两天,膝盖反应剧烈,不得不放弃。
2.反馈周期长
这几乎是健身运动的通病,反馈等待周期长,不能立即看到效果。在这个什么都追求「速成」的年代里,缺失「短期效果」的刺激,也就缺少坚持到底的动力。
那些办健身卡的人从开始一个月去几次,到后来几个月不去一次的不在少数。
3.枯燥
跑步确实是项趣味性很低的运动。
一定的时间要求(至少30分钟+ 才有燃脂的效果),而单曲循环般的动作让人觉得时间走的更慢。
运动过程不像球类运动那样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或频繁对抗。
反正我感觉每次跑步最大的挑战不是体力,而是寂寞。
有痛点就有需求,这也是现在市场上跑步类APP泛滥的原因。简单试用了几款,再八一下它们大致的套路。
对于痛点1,通过产出高质量的教程内容去指导用户训练,图文和视频皆有,载体很丰富。但需要用户具备科学训练的意识,主动去学习,这里面就有一个执行力的问题。
重点说一下KEEP的套路,它直接在跑步前后各加了热身和拉伸环节,将基础动作和跑步形成了一个完整流程,不仅解决了上面说的问题,还能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成本。虽然之前一直主打碎片化健身keep在今年下半年才上线跑步功能,比起悦跑圈,咕咚几个主流跑步竞品要晚了接近两年,但是在跑步主场景上的这个延伸设计,很精准,帮KEEP圈住了很多跑步用户(包括我在内)。
对于痛点2,既然不能通过短期效果激励,就尝试努力唤起用户的炫耀心理和理想自我,标配的功能包括:
生成带有路线地图、公里数、时间的跑步报告,配上漂亮的个性化水印。
根据跑步次数,累计公里数设计不同等级的勋章。
重点是----支持分享到朋友圈,在朋友的点赞和膜拜下,坚持下来。
对于痛点3,主打「跑步社交」去加强趣味性,以“悦跑圈”为代表,线下组跑团,线上办马拉松,一起跑的人多了,也就不寂寞了。
但是马拉松比赛有举办周期限制,总不能一周一次吧。而由于在跑的过程中没力气沟通!没力气沟通!所谓人多带来的社交乐趣也大打折扣。
也有主打「陌生人社交」,可以查看附近的人,发出约跑邀请。不过说到「陌生人社交」,我只看好以「性魅力」这个角度去切入,就像陌陌、探探。而以约跑的角度去切,很难说不是一个自嗨的伪需求。
还有主打「音乐推荐」,根据跑步频率推荐类似节奏的歌曲。这个更是鸡肋,判断一首歌是否好听跟步子的频率有毛线关系,跑步已经很艰难,再加上一首难听的歌.....
所以在痛点3上,大多方案都是在挠痒痒。那么弯道超车的机会是不是藏在这里面?!